-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宝玉树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红宝玉树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摘要以未萌发的腋芽为外植体,对树莓栽培品种红宝玉进行了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MS+6-BA 0.5 mg/L+NAA 0.2 mg/L为较佳的启动培养基;MS+6-BA 2.0mg/L+NAA 0.2 mg/L为较佳的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阶段,试管苗在1/2MS+IBA 1.0mg/L+细沙+珍珠岩的培养基上生根情况较好,且炼苗及移栽较方便。
关键词红宝玉;组织培养;腋芽;细沙;珍珠岩
树莓属蔷薇科悬钩子属,为灌木型果树,根、茎、叶皆有药用功效[1],其果实为聚合浆果,色泽宜人,风味独特,既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冻及多种食品添加剂,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远远高于苹果、橘子、葡萄等水果,在食品加工、医药、化妆、天然香料、食用色素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是近年来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第三代新兴水果[2]。树莓栽培品种红宝玉是红树莓类群的一个代表品种,其果实香味宜人,口感独特,抗虫性较好,产量较高。我所2001年从美国引进此品种,通过近5a的引种栽培情况来看,在丽江生长情况良好。红宝玉植株直立,不易进行分株和压条繁殖;产生根蘖苗较少;扦插繁殖需消耗大量的枝条,且繁殖率低,受季节和植株年龄的限制。本文报道红宝玉的组织培养技术,通过研究,筛选出了高效的培养基,有效地解决了红宝玉的繁殖技术,为下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择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红宝玉植株,取未萌发的腋芽为外植体。
1.2方法
1.2.1外植体的预处理。将材料先用洗衣粉液浸泡10min,流水冲洗1h,然后放入超净台,70%酒精消毒30s,再以0.1%升汞溶液处理15min,无菌水浸洗5次后供接种使用。
1.2.2芽的诱导分化。取消毒过的外植体腋芽150个,剥去鳞片后接入3种启动培养基中,每种培养基各50个。
1.2.3丛生芽的继代增殖。不定芽形成后,暂不切割,将其转接于增殖培养基上。
1.2.4生根培养。将苗丛分成单苗后接入4种根诱导培养基中。4种根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有琼脂、细沙、珍珠岩、细沙和珍珠岩。
1.2.5培养条件。以上培养均为固体培养基,琼脂为0.65%,蔗糖为3%,培养基pH值为5.8,培养温度为23℃,光照强度为1 500lx,光照时间为12 h/d。
2结果与分析
2.1外植体无菌系的建立
外植体无菌体系的建立是组织培养程序成功的关键,外植体取材的时间、部位及生理状态对其建立成功与否具有重大影响。将消毒过的腋芽剥去外包鳞片,露出幼嫩芽体,将其接种于诱导芽萌发的培养基上。10d后,腋芽基部开始膨大,且腋芽开始萌发。腋芽在三种启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3种培养基中腋芽萌发效果均好,差别并不显著。但比较愈伤组织形成情况,加有生长素的培养基中萌发的腋芽基部能产生较多绿色愈伤组织,且生长素较高的培养基中产生的愈伤组织团块较大;而不加生长素的培养基中萌发的腋芽基部很少产生愈伤组织。在以后的继代培养中发现,若腋芽基部形成的愈伤组织过少,继代培养中芽的分化率较低;腋芽基部形成的愈伤组织过多也不利于丛生芽的分化。因此在红宝玉外植体的启动阶段,生长素要适量,以MS+BA 0.5mg/L+NAA 0.2 mg/L为较佳的启动培养基。
以腋芽为外植体,其表面包被鳞片,用升汞消毒后将外层剥去,升汞对其内部芽体损伤较小,在较长消毒时间后,外植体内部损伤小,且又保证了消毒效果,在适当的诱导培养基上,能很好地萌发并在基部形成愈伤组织。另外,取外植体选在初春,经过冬季的低温休眠后,此时植株带菌较少,这时选择腋芽作为外植体,经过了自然条件下的低温,萌发率较高,污染率也较低。在红宝玉的组织培养过程中,以腋芽作为外植体效果较好。
2.2芽诱导分化及丛芽的增殖
将初代培养中未污染的腋芽芽体不切割直接转接在4种增殖培养基上。15d后,以腋芽芽体为中心,基部出现芽点,几天后形成不定芽丛。培养基配方及增殖情况见表2。
由表2可见,诱导丛芽分化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浓度相同时,加生长素的培养基分化出的幼芽要比无生长素的培养基分化出的幼芽多;而生长素用量相同,细胞分裂素偏高时分化出的丛芽较多。在红宝玉的继代增殖培养中,MS+6-BA 2.0mg/L+NAA 0.2mg/L为较佳的增殖培养基。
2.3根的诱导及炼苗移栽
配制4种根诱导培养基。4种均为1/2MS+IBA 1.0mg/L+2%蔗糖,固化剂分别为琼脂、细沙、珍珠岩、细沙和珍珠岩(按2∶1混合)。
将丛生苗单个分别接入以上4种培养基,20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