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郡守和政治-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docxVIP

东汉郡守和政治-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汉郡守和政治-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

引 言 在史学研究中,政治制度史历来被史学家所推重,因而,专家学者们对政治 制度史的研究都很深入。秦汉政治制度史,更是专家学者们精心耕耘的领域之一, 专家学者们展开了广泛而且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随着研究的深 入,专家学者们认识到政治制度本身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关于政治制度的实施则 不容忽视,行政史的研究为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其中,由 于地方行政是研究中央与地方社会关系的主要切入点,因而一直备受关注,很多 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贡献了力量,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再者说,加深对行政长官 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政治制度本身和政治制度实施的认识。 自秦代以来,中国社会从权力结构上来看都是郡县型社会。郡是汉代地方行 政中的一级政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郡的行政长官——郡守,是地方行政运 作的主要执行者,郡是中央政府和地方社会联系的桥梁,郡守在奉行中央政令、 发展农业生产、安抚百姓、维持地方治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对郡守 的研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东汉王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复杂,郡守作为封疆大吏, 施政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于是本人主要研究郡守行政与中央政府、地方社会 势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郡守行政的变化来发现郡守行政和东汉政治形势变化的 关系,以取得对东汉地方行政制度的些许认识。因而本人就酝酿了本文的选题。 学者们对秦汉政治制度史研究成果丰硕,现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分述如下: 解放前:关于秦汉政治制度史,代表作有陶希圣先生、沈巨尘先生合撰的《秦 汉政治制度》①、曾资生先生撰的《两汉文官制度》②、程树德先生撰的《汉律考》 ③等等,另有与作民先生撰的《秦代官制考》④、马非百先生撰的《秦之丞相制度 及其人物》⑤、雷海宗先生撰的《皇帝制度之成立》⑥、沈巨尘先生撰的《秦汉的 尚书台》⑦、曾謇先生撰的《秦汉的乡官制度》⑧、许兴凯先生撰的《秦汉市政官 ① 陶希圣、沈巨尘:《秦汉政治制度》,商务印书馆, 1936 年。 ② 曾资生:《两汉文官制度》,重庆商务印书馆,1941 年。 ③ 程树德,自刊,1919 年。 ④ 与作民:《秦代官制考》,《清华周刊》第 38 卷第 12 期,1932 年。 ⑤ 马非百:《秦之丞相制度及其人物》,《力行》第 4 卷第 6 期, 1941 年。 ⑥ 雷海宗:《皇帝制度之成立》,《清华学报》第 9 卷第 4 期,1934 年。 ⑦ 沈巨尘:《秦汉的尚书台》,《文化建设》第 2 卷第 1 期, 1935 年。 ⑧ 曾謇:《秦汉的乡官制度》,《北平华北日报史学周刊》第 99 卷, 1936年7月 16 日。 吏考》①、马元材先生撰的《两汉时代的吏治》②、陶希圣先生撰的《两汉的社会 与政治》③、钱穆先生撰的《汉初侯邑分布》④、孔玉芳先生撰的《两汉诏举考》 ⑤、劳干先生撰的《论西汉的内朝与外朝》⑥、贺昌群先生撰的《两汉政治制度论》 ⑦、李源澄先生撰的《尚书中书之起源及其升降》⑧等等各项专题论文 100 多篇, 此等论述了秦汉政治制度的方方面面。另外,还有曾资生先生撰的《中国政治制 度史》⑨、许崇灏先生撰的《中国政治概要》⑩、杨熙时先生撰的《中国政治制度 史》11、黄豪先生撰的《中国地方行政》12、程幸超先生撰的《中国地方行政史略》 13、朱子爽先生撰的《中国县制史纲》14、瞿兑之先生与苏晋仁先生合著的《两汉 县制考》15等,16这些著作也对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做了深入的研究。 50 年代——70 年代:这一时期因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历史研究出现了教条 主义、绝对化、简单化、以论代史的倾向,史学研究工作出现停滞甚至倒退。总 观这一时期的秦汉政治制度史研究,可以说是在曲折中有所发展。 这一时期出版的通史,对秦汉政治制度都有所论述,但都较简略。其中影响 较大的有范文澜先生撰的《中国通史简编》17、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纲要》 18、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19等。涉及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研究的论文代表 作则有:巩绍英先生著的《略论秦汉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0、周予同先生 与汤志钧先生合著的《博士制度和秦汉政治》21、杨鸿年先生著的《汉魏中书》22 ① 许兴凯:《秦汉市政官吏考》,《中央周刊》第 9 卷第 33 期, 1947年8 月。 ② 马元材:《两汉时代的吏治》,《河南政治月刊》第 1 卷第 1 期, 1931 年。 ③ 陶希圣:《两汉的社会与政治》,《民族》第 1 卷第 3—7 期, 1933 年 3—7 月。 ④ 钱穆:《汉初侯邑分布》,《齐鲁学报》第 1 卷, 1941 年。 ⑤ 孔玉芳:《两汉诏举考》,《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 2 卷,1942 年。 ⑥ 劳干:《论西汉的内朝和外朝》,《史语所集刊》第 13 本, 1948 年。 ⑦ 贺昌群:《两汉政治制度论》,《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