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注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网络教学平台-石河子大学
关注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石河子大学 郭力华Email:wlgjr@163.com QQ:492890783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透视 早在1996年,联合国的专家就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1999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及农村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中小学教育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和隐患 考试核心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划分和评价 榜样教育的反思 动机导向错误(责任、脱离、比较)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 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当前农村中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根据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实验课题组”对近万名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后发现,约有32%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现象。 农村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特征表现 厌学(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得性无助) 考试焦虑 情绪控制能力差 认知偏误 耐挫能力差 学习动机不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根据其年龄特点,小学重点可以放在学习和自我方面,初中重点放在自我和人际关系方面,高中重点放在人际关系和生活及社会适应方面。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初中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高中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职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模糊认识 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 教师家长、学校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误区 重说教,轻体验。 重矫治,轻发展。 重成人的心理感受,轻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 重专门教育活动,轻学科教学渗透。 期待学生主动求助,忽视了教师主动服务。 重学校教育,轻家庭与社区的配合。 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 心理辅导教师配置上的随意性。 心理咨询室设置上的非科学性。 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追求上的短视性。 问题原因探索 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一味抓教学质量、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孩子与父母、老师缺少沟通等 强烈的应试教育观念导致的学生学习动机和思维倾向问题(走出农村成为目标) 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太少 学生评价体系和评分体系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出路 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训 全员参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加大资金投入 有效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在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 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