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学研究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厦门大学教学成果.PDF

能源化学研究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厦门大学教学成果.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源化学研究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厦门大学教学成果.PDF

附件1 教学成果报告 能源化学研究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的创建与实践 目录 一、建设背景、基础1 二、建设内容2 (一)敢为先,创建能源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本科专业2 (二)本科与研究生协同,贯通人才培养过程3 (三)校内外、国内外协同,共享优质资源、开阔学生视野5 (四)师生协同,提升能力与研究能力5 (五)人才、学科、科研协同——培养研究型高素质人才6 三、成果创新特色7 四、建设成果7 一、建设背景、基础 能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我国“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连续 将多个新能源相关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能源的生成、转 化和储存多为化学过程,能源化学是能源科学最为重要的支撑之一。 然而,本成果立项时国际上尚未有系统的能源化学学科体系,教 育部学科分类目录的自然科学门类中亦未设立能源化学学科,也没有 系统的理科能源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结合传统优势学科、培 养能够推动并引领能源化学领域发展的研究型人才,是国家的需求和 时代的呼唤。 厦门大学化学学科为985、211 和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拥有雄 厚的科研实力、人才优势和宽厚的教学平台。如,固体表面物理化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等8 个科研平台和5 个创新研究群体;首批国家人才 培养基地、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首 批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7 个教 学平台和6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化学学科一直十分重视能源化学方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设 有与能源相关的电化学、催化等本科专业,开设有“化学电源”、“应 用电化学”、“工业催化”、“材料化学导论”等与能源材料相关的 课程,具有深厚的能源化学教学基础。 为了国家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于2010 年开始谋划本项目建 设,提出“整合优势资源、创建交叉学科、培养急需人才”的思路, 在教学中增加了能源化学、能源材料等相关的内容。2011 年4 月时 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提出了“推动协 同创新”的理念和要求,我们以此为契机,加快了协同创新的步伐。 通过调研,2011-2012 年提出能源化学研究型人才本科、研究生培养 一体化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论证,2013 年9 月开始实践,为我国能 源化学领域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开辟一条新路。 1 二、建设内容 本成果以培养能源化学高端研究型人才为目标、以“协同创新” 为手段,在国内首创了能源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本科专业,并建 立了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教学质量保障体 系、能源化学课程群、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多元化过程管理制度等一 系列措施,形成了本研协同、多学科协同、校内校外协同、国内国外 协同、师生协同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4年多实践,解决了 能源化学本科与研究生教学体系缺失问题,促进了人才、学科、科研 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敢为先,创建能源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本科专业 (1)自主设立能源化学博士点,打造高端研究型人才培养基地 2013年,厦门大学获批设立目录外二级学科“能源化学”,并建 立博士点 (附件3.1和3.2,附件材料见光盘或网站,下同),本项目 制定了能源化学领域博士生培养方案,围绕能源科学发展和研究热点 开设课程和研究生培养,如碳资源优化利用、化学储能与转化、太阳 能转化等;同时,强化学生科研方法训练、文献信息能力培养,带领 2 其参加重大课题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 力。 (2)创建能源化学本科专业,建设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 项目设立初期,国内没有能源化学课程体系、教材可供借鉴。本 项目成立了“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教学委员会(厦门大学)” (见附件3.3),负责调研能源、材料、化学相关学科,并邀请国内 专家研讨能源化学发展战略,提出了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 和素养要求。2013 年在化学主要课程的基础上,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