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副车架焊缝疲劳分析与寿命优化
前副车架焊缝疲劳分析与寿命优化
摘要:为评估前副车架的耐久性能,利用FEMFAT分析某汽车前副车架的疲劳寿命.提出焊缝不同区域单元的尺寸要求和焊缝连接单元的厚度要求,以保证前副车架焊缝的局部应力真实可信;采用S-N法预测焊缝疲劳寿命,计算得到的开裂位置和行驶距离与道路试验吻合良好;通过加强局部结构并重新布置焊缝位置,使前副车架通过耐久试验测试.分析表明:通过规范焊缝的建模要求,根据实际结构设置合适的焊缝类型,可准确预测焊缝的疲劳寿命,指导焊缝布置,优化产品结构.
关键词:汽车; 副车架; 疲劳; 单元尺寸; 焊缝; 结构优化; 耐久试验; S-N法
中图分类号: U462.36; TB115.1
文献标志码:B
Abstract:To evaluate the durability of front sub-frame,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front sub-frame of an automobile is analyzed by FEMFAT. The requirements on element size around weld and thickness of weld connection elements are proposed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local weld stress of the front sub-frame; the weld fatigue life is predicted by S-N method, and the crack location and the automobile travel distance are well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road test; the local structure enhancement and weld re-layout are implemented to make the front sub-frame pass the durability test.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by specifying the requirements on weld modeling and choosing reasonable weld type according to the real structure, the weld fatigue life can be predicted accurately, which can guide the weld layout and optimize the product structure.
Key words:automobile; sub-frame; fatigue; element size; wel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urability test; S-N method
0引言
在日常使用中车辆的主要载荷来自于动力总成和地面,前副车架直接承担来自动力总成和底盘杆系的载荷,是极易发生疲劳破坏的结构之一.因此,对前副车架进行疲劳性能评估是汽车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1]现阶段,普遍采用整车耐久试验的方法进行评估.该方法必须生产多台样车,且每一轮验证耗时长达2~3个月,非常不经济.CAE技术的发展使虚拟样机验证变为可能,疲劳分析技术能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节省时间和成本.
本文利用CAE方法对某汽车前副车架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发现疲劳风险点与耐久试验吻合良好;优化该副车架局部结构,且在耐久试验中未出现开裂现象.
1疲劳分析理论
自19世纪中叶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疲劳理论有应力寿命相关的S-N理论、应变寿命相关的ε-N理论和裂纹扩展理论等3种.相对来说,材料的S-N曲线最容易获得,因此现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且与工程实践结合最好的是S-N理论.[2]
S-N理论认为:根据材料的S-N曲线,不同的应力对结构产生不同的损伤;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应力不断变化,损伤不断累积;当结构的总损伤大于1时则结构破裂.为简化计算,工程中通常假定损伤是线性累积(Miner准则)的,与加载顺序无关.[3]
一般地,利用S-N理论进行疲劳分析的步骤如下:1)计算结构在单位载荷下的应力;2)将单位载荷下的应力与各通道的时间历程相乘并叠加,获得结构的应力历程;3)对应力历程进行雨流统计,获取应力幅值Ai和载荷循环Ci;4)与S-N曲线匹配,计算不同幅值的损伤Di;5)将损伤进行线性累积,计算总损伤D总和寿命1/D总.S-N法分析流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