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地区房屋建筑特征与抗震能力评价.docVIP

滇西北地区房屋建筑特征与抗震能力评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滇西北地区房屋建筑特征与抗震能力评价

滇西北地区房屋建筑特征与抗震能力评价   摘要:选取滇西北地区16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实地调查总结滇西北房屋总体建筑特征,并结合区域内历史地震房屋震害矩阵分析不同烈度区下各结构类型房屋的震害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房屋抗震能力综合指数评价滇西北房屋抗震性能,给出滇西北房屋抗震能力等级分布图和分布规律。   关键词:滇西北地区;建筑物特征;震害矩阵;区域房屋抗震性能指数   中图分类号:P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7)04-0646-09   0引言   汶川、玉树、芦山、鲁甸等地震灾害发生后,国家、社会、公众对地震灾害防御、地震紧急救援的关注度达到空前。云南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与环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部位,断裂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垂直差异明显。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云南所辖澜沧、东川、寻甸3个县(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Ⅸ度,迪庆、德宏、临沧等68个县(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昌宁、云龙、姚安等48个县(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可见云南大部分县城都处于高烈度设防区。在云南震情形势严峻、震害重、房屋建筑抗震能力普遍较差的情况下,本文合理分析云南省不同区域房屋建筑特征,探讨区域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房屋建设改进意见,为提高房屋抗震性能提供借鉴(胡少卿等,2007)。   1研究区域选取   滇西北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四川省西南部和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交界区域,包括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7个州(市),隶属青藏高原至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北接青藏高原,东南与云贵高原相连,区域内地形起伏大,高山深谷相间,发育有红河断裂带、小金河―丽江断裂、程海断裂带、德钦―中甸断裂以及宁蒗断裂带等多条活动断裂,是我国历史上地震多发区。1992―2012年,滇西北地区发生M≥5.0地震19次(周光全等,2012),2013―2015年滇西北地区发生M≥5.0地震6次。笔者结合区域地震断裂走向、历史地震以及历年重点危险区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6??县级行政区部分城市和农村开展房屋建筑实地调查(表1),其房屋建筑结构类型和特征能够反应该区域房屋建筑基本特征,可用于区域房屋建筑宏观抗震能力评价。   2滇西北地区房屋建筑特征分析   2.1总体特征根据地震现场工作资料和灾区实际情况,将研究区房屋结构类型主要划分为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4类(周光全等,2007),土木、砖木结构归为简易房屋,砖混、框架结构归为非简易房屋。   本文所使用房屋基础数据为2012年各县级地方政府报送,统计得出:滇西北房屋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在城市和农村的占比如图1所示,城市地区(县、区政府所辖区为城区)以砖混结构为主,占比为38%,农村地区以土木结构为主,占比为55.6%。其中,城区砖混结构房屋多建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层数为3~5层,多数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农村砖混结构房屋多为3层以下,一般设有圈梁;城区框架结构房屋建于2000年以后,其用途多为公共建筑;城区和农村土木结构、砖木结构房屋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般为1~2层,穿斗木架构承重的房屋较多,有部分是空心砖或夯土为承重墙的墙抬梁结构房屋。   2.2特色民居建筑特征   滇西北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房屋建筑因地域、环境、人文和经济条件不同,且多以就地取材为主,建筑风格各异,农村土木结构房屋尤为显著。因此,笔者选取区域内有代表性的民居分析其建筑特色及房屋抗震性能。   2.2.1迪庆地区藏式民居   迪庆藏式土木结构房屋(图2)一般以木构架承重,墙体常用石料砌筑或夯土成墙,墙体底部宽(单军,吴艳,2010),墙体截面为梯形,其底部墙体厚度大多在1 m以上,内墙陡直,外墙略向内倾斜,形成上小下大的“宝塔式”建筑格局,房屋内通常用木板间隔,特有的收分墙体和柱网结构,使建筑物结构稳定。由于柱子和主梁截面尺寸较大,承载力大,抗震性能好;土墙底部宽厚坚实,设在柱子外围,遭遇地震时,墙体大多向外倒塌,不容易伤及室内活动人群。   2.2.2丽江地区纳西民居   纳西民居(图3)建筑一般高约7 m,架构为抬梁式、穿斗式(赵龙,2015),建筑材料以木、土、石为主,石料作墙基和勒脚,垒土坯墙、砖墙或夯土墙,墙厚约70 cm,多数房屋的2层楼处采用木围护墙;面向庭院的墙体(围墙除外)采用木隔扇,外墙不砌到顶,墙上部用板枋材隔断,墙体从下到上往里微微倾斜,多为两坡悬山屋顶,屋面多数为座泥沙浆的筒板瓦,少数为冷摊小青瓦(许涛,2003)。穿斗木结构瓦屋面自重轻,节点采用榫接,整体性良好,具有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