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一册上优质教案合集.doc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一册上优质教案合集

教案目的: 1、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2、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诗人情,诗人志; 3、培养学生阅读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能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 教学重点: 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作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阔大的胸襟以及诗人无所胃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领会两首词的形象性与抒情性。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大家背一下学过毛泽东《沁园春。雪》,一齐背诵一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整体感知课文《沁园春·长沙》 1、教师感情饱满地朗诵课文;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提示:①结合欣赏毛泽东手迹(彩页1)展开诵读;②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3、教师提问: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这几幅画面塑造了诗人什么样的形象?体现了诗歌什么样的特点?明确: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体现了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特点。 三、精读感悟课文 1、研习词的上片 (1)解释诗歌中的意象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是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中之象。意象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丰富的内涵,富有情感性。 (2)研习开头三句,其可拟名“独立寒秋”图;、 ①请同学说出这三句的诗意; 诗意:在深秋季节,我独立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之水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②再请同学作形象而有诗意的描述。 明确(参考):在一个深秋季节的橘子洲头,伫立着一位英姿勃勃的年轻革命家,他正深情地注视着湘江水,凝重的目光里似乎折射出心头翻腾的无尽遐思…… (3)研习接下来的七句,其可拟名“湘江秋景”图。 ①诵读这七句,这七句由“看”字领起。 ②提问:这七句诗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 明确:视角转换,远眺---近观---仰视—俯瞰。 ③请同学们闭目想像“湘江秋景”图,再以文字叙述。 明确(参考):远看群山,重重叠叠的枫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俯瞰,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 ④品味炼字之妙:“染”“争”“击”“翔”。 明确:“染”,仿佛被人工染成景致壮美;“争”活现热烈场面。“击”准确形容雄鹰的矫健英姿;“翔”:水天一色,相映成趣。 (4)研习最后三句: 提问:诗人为什么“怅”寥廓?如何理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明确:面对着“竞自由的万物,想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不由得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生“怅”。 诗人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抒写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2、研习词的下片 (1) 研习前九句,其可拟名“峥嵘岁月”图 ①请同学解释诗意。 明确:就在这橘子洲上,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游赏,度过了一段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对祖国河山,指点评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②提问:前两句在全词结构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承接过渡。 ③领会第三至第九句的具体内容及其所体现出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研习后三句,其可拟名:“中流击水“图。 ①请同学想像诗人及其“同学少年“中流击水”的情景。 ②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蕴含着诗人和其革命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豪情。 2、提问:词的上片与下片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下片是对上片“谁主沉浮“的艺术性回答。 作业:背诵本课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生平、创作及新诗有关知识; 2、分析本诗意境之美和所体现的新律诗的“三美”主张; 3、理解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 教学重点: 分析品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