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务193园林植物主要细菌病害及防治
任务 19.3 园林植物主要细菌病害及
防治
知识点 19.3.1 根癌病类
知识点 19.3.2 青枯病
知识点 19.3.3 细菌性穿孔病
知识点 19.3.4 软腐病
知识点 19.3.5 细菌性叶斑病
知识点 19.3.5 细菌性叶斑病
一、红掌细菌性叶斑病
二、红掌细菌性叶斑病防治措施
一、红掌细菌性叶斑病
1. 分布与危害
红掌细菌性叶斑病最早是于 1960 年在
巴西发现的, 1971 开年始在夏威夷地区出现
,二十世纪80 年代相继在一些生产红掌的地
区逐渐传播开来。随着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引进种植红掌切花和盆花的规模逐渐
扩大,红掌细菌性叶斑病也随之悄悄进入我
国。
一、红掌细菌性叶斑病
2. 症状
该细菌可侵染叶叶片和茎。侵染叶片,
称为叶部侵染。初期,在叶背面可见水浸状斑
点,后期,叶缘出现褐斑,且边缘有黄色晕环。
叶上病斑数量较多,后期萎蔫卷曲悬在茎上。
侵染茎,通过维管束系统迅速传遍整个植株,
称为系统侵染(或称维管束侵染)。叶色暗淡
,叶片发黄。在较短的时间内,该类型的侵染
就能导致花梗和叶片从植株上脱落,生长点迅
速腐烂,并有菌浓涌出(如图19.3.5-1 )。
一、红掌细菌性叶斑病
图 19.3.5-1 红掌细菌性叶斑病
一、红掌细菌性叶斑病
3. 病原
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属黄单胞
杆菌属。细菌杆状,大小为0.7-1.8 ×0.4-0.7
微米。革兰氏阴性,好气性具单极生鞭毛,
善游。单生为主,适宜生长温度 25-30 ℃。
一、红掌细菌性叶斑病
4. 发病规律
该病原菌可通过茎、叶上的伤口,或
者通过植株上气孔、叶缘吐水孔强制进入植
物体内。水分是病菌传播和侵入的主要媒介。
侵入叶片表面需要 20 分钟以上,主要侵染
一定发育阶段较幼嫩的组织(气孔形成多,
开放型,中隙大)。
一、红掌细菌性叶斑病
病害除了经由病株的接触或植株表面
带菌水滴落植株表面的传播外,工作人员受
污染的双手、衣服、采花切叶的工具、飞溅
的雨水、污染的灌溉。侵染叶片潜育期 3 ~
6 天。高温高湿、阴雨天气是发病重要条件
,害虫及暴风雨造成伤口,管理粗放,植株
衰弱等发病重。
二、红掌细菌性叶斑病防治措施
1. 加强检疫,杜绝病菌进入园区;
2. 及时拔除病株;
3. 加强栽培管理;
4. 药剂防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