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板块运动全高二地理.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板块运动全高二地理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哪一个?最高的山峰呢? 科学家在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居然发现了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 地球表面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原因就是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是地球表面运动变化的动力之一 地壳为什么会不断运动? 地壳运动的动力来自哪里呢? 专题5 板块运动 一、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P44“板块分布图” 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2、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上;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火山。 (板块边界分两种: 生长边界处板块张裂, 消亡边界处板块挤压)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P45“海底扩张示意图”,P44“板块分布图” 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 它们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的下方,亚欧板块边缘隆起,形成了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板块和另两个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太平洋板块(大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大陆板块)的下方,亚欧板块边缘隆起露出海面,形成岛弧链,俯冲带海水较深,形成海沟。 大西洋的形成 美洲板块和另两个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之间相互张裂,大陆之间越来越远,于是形成了大西洋。 (将来大西洋还会进一步扩大)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那么,有哪些地壳运动的形式呢?尤其是剧烈的地壳运动形式? 二、地震 一、地震概况 (一)概念 地震——是一种剧烈的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的能量积聚到局部地区,在极短时间内突然释放造成的地球表面的快速震动。 (二)地震的要素 地震波分为: 纵波和横波 其中,纵波传播速度较快, 震中区的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 然后再前后左右摇晃 (三)地震的震级与烈度 震级—— 地震发生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 地震烈度—— 地震的破坏程度 (三)地震的震级与烈度 一次地震有多少个震级? 一次地震会有多少个烈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但能测到无数个烈度。 (三)地震的震级与烈度 思考:地震烈度的大小跟哪些 因素有关呢? 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 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结构等 阅读P48专栏《唐山大地震》 思考: 根据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来分析,为什么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损失如此巨大? 二、地震的分布及其成因 读“世界地震、火山的分布”图,观察: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世界地震、火山的分布 二、地震的分布及其成因 (一)世界两大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二、地震的分布及其成因 (二)分布特点及成因 为什么这些地区地震特别频繁? 我们可以将“世界地震分布图”与哪一幅地图进行对照? 世界地震、火山的分布 (二)分布特点及成因 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尤其是板块的消亡边界。 原因: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处,板块之间是相互挤压的,因此地壳运动活跃。 地震的发生可以避免吗? 既然地震难以避免,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以尽量减少地震所带来的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 (一)经验和教训 阅读P49专栏《印度洋大海啸》 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危害 经验和教训 (二)避震救灾的措施 地震前的预防 地震发生时: 地震发生后: 思考 假如你正巧遇上了地震,震后,你成功地从废墟中逃生出来。出来以后,你发现周围有许多人被埋在了废墟底下,需要你马上救援。而这时,你的亲人却在比较远的地方,你到达那里需要半小时左右,你不知道亲人是否安全,心里记挂着他们的安危,也很想去营救自己的亲人。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是先救身边的陌生人,还是救远处的亲人? 地震前的预防工作 加强地震预报 注意观察动物的异常行为或其他的异常现象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建立地震或者海啸的预警机制 …… 地震时如何应对? 地震后如何自救和救人? 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 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先救生,后救人。 …… 地震后如何自救和救人? 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 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入,挖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