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年级活动作文教学实 录.doc
三年级活动作文教学实录《架纸桥》
教学过程
(老师发给每桌同学一张白纸)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板书:架纸桥) 用两个文具盒当桥墩, 让纸桥能稳稳地托起一本书。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快和同桌动手做做看。
(生七手八脚搭纸桥。)(第一轮实验结束。)
老师:同学们办法可真多。当老师提出架约桥的要求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楞了一下,要让一张纸托住一本书,这怎么可能呢?
生:我想老师一定是在哄我们吧。真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师:那么你和同桌是怎么架桥的?成功了吗?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生:我和同桌折来折去,纸都被折得皱巴巴的了,却始终想不出办法来。后 来我想把它折成纸盒的形状,刚要试,老师就说“停”,真可惜。
生:开始时,我们把纸直接放在文具盒上,一放书,纸就塌下去了,根本不 行。后来我们乱折一通,对折了好多次,折成很细的长条,再放上书,终于成功 了!
……
师:刚才实验时,你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同学有的坐着,有的站了起来,教室里乱哄哄的。
生:我听到大家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师:是呀,老师一声令下,大家都七手八脚地忙开了,那情景,用个成语形 容,就是八仙过海——( )
生:各显神通!
师:把你刚才想的、做的、看到的和听到的写在作文本上。
(生写一段话,交流。)
生:听说要做实验,我们可开心了!老师一说“开始”,我和毛铭就忙开了。 毛铭把两个文具盒放在两头,我把白纸在上面轻轻一放。嘿,真简单,成功了! 正在我们得意的时候,老师走来说:“别忘了纸桥要承受一本书的重量呢。”啊? 我俩像泄气的皮球趴在桌边。眼看别人都要做完了,毛铭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最后我们从前排的同学那里偷来了办法,用橡皮做桥墩,哦,成功了。
师:你把实验的过程写得很清楚,尤其是“开心”“泄气的皮球”“急得像热锅上 的蚂蚁”等把心理活动写得很生动。如果把实验的要求、器材等交待清楚,会让 读者感觉更明白。
生:奇怪,今天的三(4)班怎么这么热闹?同学的手里都拿着一张白纸摆弄来摆弄去,这是在干什么呀?告诉你吧,是我们正在做实验呢!老师说:“用两个文具盒当桥墩,在中间架起一座纸桥,让纸桥能稳稳地托住一本书。”老师的话刚说完,教室就像炸开了锅,真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的同桌柴雨琳可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她一把抢过白纸说:“我来!”说着将纸的两头夹进了文 具盒里。我呆着没事干,拿来书本就往上放。太性急了,“嗵”,桥塌了!
师:写得太精彩了!尤其是开头,特别吸引人,还写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嘴巴、空间和时间,使 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喜欢活动,是每一 个孩子的天性。老师让学生从动手实验,就像一个热身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 极性。“当老师提出架纸桥的要求时,你是怎么想的?”“你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 什么?”帮助学生轻松“摄取生活素材”。真可谓快乐地体验,轻松地写作。)
师:祝贺同学们第一次架桥成功。现在我提出更高的要求,不用任何辅助物, 只在纸上“做文章”,你能想办法让纸桥托住一本书吗?
(学生纷纷实验,但均以失败告终。)
师:不行吧?谁有办法?(无人举手)这叫“面面相觑”。
生:同学们一个个像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
生:像打了败仗的士兵垂头丧气。
师:不过,我有办法!信不信?(生有的说信,有的说不信。)
师:我请一位同学上台监督公证,看我有没有耍花招,好不好?
生:(大声)好!
师:你们可要看仔细了!(师像折扇子一样,将白纸折成了 M 形,架在了 文具盒的两端。)
师:现在我要放书了,看我的”牛皮“有没有吹破。
(放书,纸桥丝毫没动。)
师:我的纸桥不仅美观,而且坚固,它至少还能托住房两本书,信不信?
(另两本书也被平稳地架在了纸桥上。师拿着第四本书,故意把耳朵凑到纸 桥边)
师:我的纸桥说:”再来一本也没问题!“现在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的心里像揣了一只小兔,砰砰直跳,担心约桥会倒塌。
生:我为纸桥捏了一把汗。 (师放第四本书成功,学生一阵欢呼,放第五本时,桥塌了。)
师:请小小公证员作公证吧。
生:刚才我看到老师把纸像折扇子一样折成了 M 形,托住了四本书,没有 用其他东西帮忙。
师:同样是一张薄薄的纸,为什么折成 M 形,能随的力量就大了呢?
生:是不是因为折过后纸变厚了呢?
生:M 里有三角形。数学老师说过三角形又能起到稳定的作用,所以当纸桥 托住四本书时,还是纹丝不动。
师:你们讲得都有道理。折成 M 形,纸的厚度增加,张力就大啦,能承受的力量也就大了;三角形又能起到稳定的作用,所以当纸桥托住四本书时,还是纹 丝不动。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刚才老师是怎么做实验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