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5课探寻新航路-高中课件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5课探寻新航路-高中课件精选.ppt

1、新航路开辟的前提: (1)地圆学说流行: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2)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进步: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技术,同时,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 最早的地球仪 地圆说传播 葡萄牙大帆船 帆船的改进 15世纪时的罗盘 罗盘针运用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 《太阳中心说》 * 布鲁诺 伽利略 伽利略自 制的望远镜 * 1、新航路开辟的前提 (3)政治前提: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4)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 * 好望角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结果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新航路。 何为“新航路”? * 2、向南航行绕过非洲到达东方: ① 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②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二、哥伦布“发现” 美洲: * * 1487 葡萄牙 里斯本 好望角 * 迪亚士一行人到达好望角 迪 亚 士 迪亚士于1488年春天最早探险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尔湾,为后来另一位葡萄牙航海探险家达 ·伽马 开辟通 往印度 的新航 线奠定 了坚实 的基础。 * 好望角 “好望角”的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但最初却称“风暴角”。“好望角”一名的由来有着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达·伽马自印度满载而归后,当时的葡王就将“风暴角”易名为“好望角”,以示绕过此海角就带来了好运。 * 达· 伽 马  1497年葡萄牙国王选派达·伽马率领一支远征队,去寻找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   达·伽马一行包括4艘船和170人,其中许多是已判罪的犯人。   船队终于在1498年5月抵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卡里库特。返航前与印度统治者签订了贸易协定。   返回的航程实在是艰难至极。 越来越多的人死于坏血病,到家时只剩下了55人。   1502年,达·伽马肩负着谋求更多贸易权利的使命再次来到印度。在第3次去印度航行后,1524年死于热症。 * 达·伽马到达非洲好望角 达·伽马在船上指挥 * 3、向西航行: 哥伦布: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 二、哥伦布“发现” 美洲: * 巴哈马群岛 海地岛 古巴岛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好望角 西班牙→横渡大西洋→美洲(1492年)。 哥伦布首航美洲: * 启程 在美洲登陆 哥伦布远航 * 圣玛丽亚号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第一次远航,他的船队以载重量约100吨的圣玛丽亚号为首(船上共有39名职员和水手),另有载重量在50吨左右的平塔号(26名船员)和尼尼亚号(22名船员)。 * * 4、麦哲伦 环球航行: 1519年,受西班牙国王之命,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麦 哲 伦 * 巴哈马群岛 海地岛 古巴岛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好望角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海峡 * *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高中教育精选 高考精选 郑和下西洋时间: 次数: 1405---1433年 先后7次 明朝政府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与交往国通好,不是为了发财,更不想占领交往国的土地。所以,这支200多艘大船、近3万人的大船队给所到之处带去的是和平与友谊而不是灾难。相反,西欧人的远航是为了追逐财富、为了占领殖民地,他们给所到之处带去了灾难。掠夺殖民地为西欧资本主义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