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neTdynYB.doc

  1. 1、本文档共1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7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84461484 1.心脏标志物即时检测(POCT)专家共识 PAGEREF _Toc184461484 \h 2 HYPERLINK \l _Toc184461485 2.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2007年修订版)摘要 PAGEREF _Toc184461485 \h 16 HYPERLINK \l _Toc184461486 3.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PAGEREF _Toc184461486 \h 35 HYPERLINK \l _Toc184461487 4.ACCF/AHA关于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心血管整体危险性评估以及胸痛患者的评估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PAGEREF _Toc184461487 \h 36 HYPERLINK \l _Toc184461488 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诊疗指南 PAGEREF _Toc184461488 \h 37 HYPERLINK \l _Toc184461489 6.流感疫苗接种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应用的专家建议 PAGEREF _Toc184461489 \h 40 HYPERLINK \l _Toc184461490 7.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2007更新版) PAGEREF _Toc184461490 \h 40 HYPERLINK \l _Toc184461491 8.缺血性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 PAGEREF _Toc184461491 \h 43 HYPERLINK \l _Toc184461492 9.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处理与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 PAGEREF _Toc184461492 \h 51 HYPERLINK \l _Toc184461493 10.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心血管疾病指南 PAGEREF _Toc184461493 \h 71 HYPERLINK \l _Toc184461494 11.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编译) PAGEREF _Toc184461494 \h 76 HYPERLINK \l _Toc184461495 12.2006年ACC/AHA/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 PAGEREF _Toc184461495 \h 94 HYPERLINK \l _Toc184461496 13.新型固定剂量降压制剂ARB/HCTZ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PAGEREF _Toc184461496 \h 101 HYPERLINK \l _Toc184461497 14.医生对戒烟的责任 PAGEREF _Toc184461497 \h 104 HYPERLINK \l _Toc184461498 15.2007年版临床戒烟指南(讨论稿) PAGEREF _Toc184461498 \h 107 HYPERLINK \l _Toc184461499 16.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PAGEREF _Toc184461499 \h 123 HYPERLINK \l _Toc184461500 17.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PAGEREF _Toc184461500 \h 131 1.心脏标志物即时检测(POCT)专家共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作者:刘梅颜 一、前言   心血管医学是二十一世纪医学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之一,预防医学、循证医学和介入治疗技术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观念和手段不断更新。我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早预防、早发现、早救治,才能最大程度防止致残、致死后果,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心血管检验是整个心血管领域中的瓶颈学科,因为只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正确诊断疾病,才能及时有效的将先进的治疗手段用于临床,使患者受益。近年来,对于心血管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日益深入,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和证据,逐步明确了它们的临床适应征和新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它们的临床应用。生物标志物的监测可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   2000年以来,美国AACC会议上开始列入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内容,每年展会产品也日见增多,2006年的欧洲MEDICA也增加了POCT的技术报告和现场演示报告。POCT成为全球医疗器械及医学诊断产业中增长率最高的产品。其中,心脏病实时检验成为了所有的POCT检测中发展最快的部分。统计报告显示全球POCT诊断产品销量在2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