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前通信4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放大器输出端“1”码的平均电流Im=I1A,A为放大器增益,利用式(4.13)和式(4.18)得到  Q= (4.19) 给定Q值, 便得到限定误码率的最小平均接收光功率 式中,N0和N1分别为传输“0”码和“1”码时的平均噪声功率。如前所述,在略去暗电流的情况下, N1=NA+ND 式中,NA是前置放大器的平均噪声功率, 如式(4.4)~式(4.7)所示;ND是在放大器输出端光检测器的平均噪声功率,ND=〈i2q〉A2,〈i2q〉为均方量子噪声电流,如式(3.22)和式(3.26)所示。 对于PIN光电二极管,NDNA,g=1,式(4.20)可以简化为  〈P〉min= 式中nA=NA/A2是折合到输入端的放大器噪声功率。  设PIN-PD光接收机的工作参数如下:光波长λ=0.85 μm,传输速率fb=8.448Mb/s,光电二极管响应度ρ=0.4,互阻抗前置放大器(FET)的nA≈10-18。要求误码率Pe=10-9,即Q=6, 由式(4.21)计算得到〈P〉min=1.5×10-8W,Pr=-48.2 dBm。  这样计算光接收机的灵敏度是一种粗略的方法,其中没有考虑下列因素:波形引起的码间干扰的影响;均衡器频率特性的影响;光检测器暗电流和信号含直流光的影响。这些使灵敏度降低的影响,一般不能忽略。S.D Personick考虑了上述因素, 提出了一套修正参数,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采纳了这种方法,并加以修改和推荐,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应用。 由于计算复杂, 这里省略不作介绍。  图4.20示出典型短波长光接收机灵敏度与传输速率的关系曲线。图中误码率限定为1×10-9,假设光检测器量子效率η=0.5, 附加噪声系数x=0.4,暗电流id=1nA,滚降因子β=1, 相对脉冲展宽σ/T=0.3。由图可见,在限定误码率的条件下, 决定光接收机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传输速率和光检测器、前置放大器的特性,特别是噪声特性。作为例子,图4.21示出一个长波长系统的实测误码率和平均接收光功率的关系。 图 4.20 典型短波长光接收机灵敏度与传输速率的关系的关系 4.21 实测误码率与平均接收光功率 2. 自动温度控制 半导体光源的输出特性受温度影响很大,特别是长波长半导体激光器对温度更加敏感。为保证输出特性的稳定,对激光器进行温度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 温度控制装置一般由致冷器、热敏电阻和控制电路组成, 图4.12示出温度控制装置的方框图。致冷器的冷端和激光器的热沉接触,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探测激光器结区的温度,并把它传递给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改变致冷量,使激光器输出特性保持恒定。  图 4.12 温度控制方框图 目前,微致冷大多采用半导体致冷器,它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尔帖效应制成的电偶来实现致冷的。用若干对电偶串联或并联组成的温差电功能器件,温度控制范围可达 30~40 ℃。为提高致冷效率和温度控制精度,把致冷器和热敏电阻封装在激光器管壳内,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5 ℃,从而使激光器输出平均功率和发射波长保持恒定,避免调制失真。  图4.13示出自动温度控制(ATC)电路原理图。由R1、R2、 R3和热敏电阻RT组成“换能”电桥,通过电桥把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量的变化。运算放大器A的差动输入端跨接在电桥的对端,用以改变三极管V的基极电流。 在设定温度(例如20 ℃)时,调节R3使电桥平衡,A、B两点没有电位差,传输到运算放大器A的信号为零,流过致冷器TEC的电流也为零。当环境温度升高时,LD的管芯和热沉温度也升高,使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的阻值减小,电桥失去平衡。这时B点的电位低于A点的电位,运算放大器A的输出电压升高,V的基极电流增大,致冷器TEC的电流也增大 致冷端温度降低,热沉和管芯的温度也降低,因而保持温度恒定。这个控制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 T(环境)→T(LD、热沉)→RT→I(致冷器)→T(LD) ATC的致冷器和热敏电阻以及APC的PINPD封装在LD管壳内构成的组件如图3.18所示。  4.13 ATC电路原理 4.2 光接收机 4.2.1光接收机基本组成 直接强度调制、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