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 点揉下肢前部穴 术者用手拇指指端,点揉下肢前部的足三里、犊鼻、膝眼、每穴点揉10~20遍 (十一) 抖动下肢 运动员取仰卧位。术者站于其体侧,一手握住运动员一侧的足跟,另一手握住脚前部,将下肢抬起,做上下快速抖动10--20遍。然后再抖动另一侧下肢 (十二) 搓下肢 术者两手掌相对,放于运动员下肢的两侧,来回搓动10--20遍,搓动时用力和频率要均匀,搓动中速度要由慢而快,再由快而慢地结束 Ⅲ 消除上肢肌肉酸痛 上肢肌包括肩带肌和颈项肌。所以在消除上肢肌肉酸痛时,应从颈项和肩带开始。 (一) 揉捏项部 术者一手扶持其前额部,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呈钳状,挟住项部,自枕骨向下反复揉捏10~20遍。 (二) 拿揉肩胛部 术者双手拇指放于运动员肩胛后中点处,其余四指放于两侧肩胛上窝处,自内向外拿揉肩部肌肉10--20遍。然后用双手拇指指腹点揉肩井穴约20s,使肩部肌肉得以放松。 (三) 推揉项韧带 运动员取坐位。术者一手扶住其头部,另一手拇指指腹从风府穴边推揉至大椎穴,反复做5遍。 (四) 揉捏上肢 术者一手握其腕部,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合呈钳状,揉捏手指至肩部的肌肉,由下而上反复揉捏。一侧之后再揉捏另一侧。 (五) 搓揉肩部 术者一手放于运动员肩关节前面,另一手放于肩胛骨中上部,两掌交替用力搓揉肩部10--20遍。 (六) 叩击肩外侧 术者双手半握拳,交替叩击运动员的肩外侧。 (七) 点揉上肢穴位 点揉上肢掌侧的肩前、天泉、曲池、劳宫等穴,上肢背侧的肩髃、肩醪、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等穴。每穴点揉5--10遍。 (八) 环形摇晃肩、肘、腕关节 (九) 搓揉上肢 术者两手掌相对放于运动员的上肢两侧,自下而上环形搓揉5—10遍 (十) 抖动上肢 术者双手握住运动员的掌部,先轻轻牵拉上肢,然后进行上下、左右的抖动,抖动振幅不要过大,速度由慢而快,再由快而慢,最后结束。 思考题: 简述消除腰背部、下肢、上肢肌肉酸痛的按摩步骤? * 实验五 按摩二 运动按摩 一、常用按摩手法小结 摩擦类:推法、擦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摩法适用于胸腹部。 按压类:按法适用于腰背部、四肢、关节部位;点法主要用于穴位。 揉搓类:揉法适用全身各部;揉捏适用身体肌肉较肥厚部位;滚法适用于颈项部、肩背部、肩臂及四肢,搓法用于四肢均匀部位及腰背。 提拿类:适用于颈项、肩部、四肢。 叩击类:肩、腰背、四肢关节部位。 动摇类:抖法用于四肢、肌肉肥厚部位;运拉法适用于关节部位。 重点提示: 手法操作要领: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渗透”作用。 按摩方向: 按摩力度: 按摩节奏: 操作五要素:手法、强度、面积、时间、频率。 二、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指在人体穴位上是施以按摩手法,以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治疗伤病的一种方法。 指量法:以本人的手指宽度为标准来确定自身的穴位(拇指为1寸,食中二指为1.5寸,中间三指为2寸,四横指为3寸)。 常用的基本穴位 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主 治:头痛、眩晕、感冒等。 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主 治:头痛、头晕、高血压等。 印堂:两眉头连线中点。 主治:鼻炎、头痛、眩晕等。 攒竹:眉头凹陷中。主 治:近视、流泪、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 丝竹空:眉梢凹陷处。主 治:目眩、头痛、近视、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 迎香:鼻翼外缘、鼻唇沟中。 主 治:鼻塞、口歪等。 人中: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界处。 主 治:昏厥、中暑、闪腰、惊风等。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主 治:牙痛、颊肿、口噤不语等。 头部穴位 手臂部位穴位 落枕:手背第2、3掌骨掌指关节后约0.5寸。 主治:落枕。 合谷: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主 治:腹痛、牙痛、牙关紧闭等。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胃痛、呕吐、心痛、心闷、心悸、失眠等。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手颤、手指痛、肘痛、臂痛等。 扭伤:屈肘,掌心向内,曲池穴与腕背横纹中点连线上1/4与下3/4交 界处。 主 治:急性腰扭伤。 手三里:曲池穴下2寸。主治:肘痛、手臂麻木、酸痛及屈伸不利等。 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端凹陷中。主治:肘痛、上肢不遂、瘫痪、高血压、眩晕等。 腰腹部位穴位 天枢:脐旁2寸。主治:腹胀、腹泻、便秘等。 中脘:脐上4寸。主治:胃痛、腹胀、呕吐、便秘 肾腧:第2腰椎突下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仓储场地出租合同范本.docx VIP
- DL_T 596-202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ocx VIP
- 湖北农商行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患者身份识别.pptx
- (正式版)D-L∕T 849.6-2016 电力设备专用测试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第6部分:高压谐振试验装置.docx VIP
- 族谱资料欢迎传阅妥善保管以存后世-陆氏家园.docx VIP
- 楼层别效用比与地价分配率.PDF VIP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自动上料系统设计.docx VIP
-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pptx VIP
- 基于web体育馆场地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