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微生物学特点和预防 医院感染是伴随着医院的出现而发生的,本世纪40年代以 前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是指医院中发生的传染病。40年代后, 随着抗生素的问世和很多先进的医疗手段的不断出现,人 们对医院感染的性质、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近30年 来世界各国对此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已成为一门新 兴的独立学科“医院感染学”。 见表1“传染病院与医院感染学了区别” 表1 传染病学与医院感染学的区别 传染病学 (Lemology) 医院感染学 (Nosocomiology) 病原学 病原体 典型致病菌 条件致病菌为主 病原学诊断 易于判定 不易判定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外源性 内源性+外源性 传播方式 常见途径(如空气、水、食物) 常为特殊方式(如插入性操作等) 感染对象 健康人群 病人,尤其免疫低下人群 暴发频率 多而明显 少而不明显 传染性 高 低 隔离意义 病源性隔离(保护外界易感人群) 保护性隔离(保护病人本人) 临床疾病学 临床表现 单纯和典型 复杂和不典型 诊断 临床和流行病学分析可确诊 需要微生物学定性、定量、定位分析 治疗 较易 较难 摘自《新编实用医院感染学》朱士俊主编。 我国自80年代以来加强了对医院感染的研究,1986年在卫生 部医政司领导下建立了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加强了对医院 感染的监控,并将医院感染列为医院分级管理评价的指标, 至今各省市都已开展了医院感染监测,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住院费用,减少非原发病死亡以及加 强医院管理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使我国在医院感 染学的研究和实践中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 定义 医院内感染(Nosomial Infection)又称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aired Infection,HAI),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新 出现的或出院后不久就立即发病的感染, 不包括病人在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 于潜伏期的感染。 环境感染(Enviromental Infection):是指接触污染环境中的物品或器械,包括微生物气溶胶在内而获得的感染。 医源性疾病与医源性感染:为了预防、诊断、治疗的目的,采取的多种措施而产生的疾病称为医源性疾病,包括化学的、物理的以及心理等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微生物感染。 国外报道医院感染的发病率3—17%(99年) 美国5% 英国7.5% 比利时10.3% 瑞典17% 国内自1983年以来报道医院感染发病率5-18%,2001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测中心报告,医院感染现患率中人次感染率为5.22%,例次感染率为5.58%。医院感染部位前五位为: - 呼吸道感染12.8% - 手术部位11.9% - 胃肠道感染10.9% - 皮肤软组织6.7% - 血液系统感染2.1% 二、流行病学 表2 北京儿童医院医院感染情况(2000~2001) 年 份 感染部位(占总感染率) 感染率 (%) 例次感染率 (%) 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胃肠道 泌尿道 手术伤口 皮 肤 软组织 血 液 其 它 2000年 5.35 5.64 64.08 17.15 12.17 1.04 0.70 2.09 2.34 5.18 2001年 5.06 5.33 66.36 15.99 12.46 0.73 0.31 1.66 2.28 5.61 抽样漏报率:2000年 14.43%(实查占98.49%) (实查病例大于出月数的95%以上)2001年 13.70%(实查占97.98%) 3. 国内儿科医院感染的历史和现状 50 ~60年代在儿科病房院内感染伴随麻疹和腺病 毒肺炎流行,主要微生物为金黄色葡萄珠菌、致 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