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字摄影测量课件 5.ppt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5 X 6 10 X 12 1)与像元的大小有关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2)与表示像元灰度的灰度级数有关 3)与数字图像的编码方式有关 本 讲 小 结 数字影像的获取、定义及表示 采样定理 采样孔径与信噪比关系 数字影像如何量化? (重点) (重点) 数字影像的数据量与什么有关? 1.什么是数字影像? 2.怎样确定数字影像的采样间隔? 3.数字影像的信噪比与采样孔径及颗粒噪声的关系是什么? 4.怎样对影像的灰度进行量化? 第二章 数字影像获取与重采样(2) 作 业 题 预习 * *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测量教研室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测量教研室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测量教研室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测量教研室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测量教研室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测量教研室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测量教研室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测量教研室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测量教研室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测量教研室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测量教研室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测量教研室 回 顾 模拟、解析、数字摄影测量,各有什么特点 数字摄影测量的定义 研究内容 DEM、DLG、DRM、DOM、三维景观图等 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 内容安排 (重点) (重点) 连续图像:像点连续,灰度分布连续 数字图像:离散数据 1)模拟影像数字化 2)数字传感器(摄影与空中摄影) 18 23 78 77 68 23 45 67 78 10 45 67 89 99 86 45 34 44 55 77 23 34 45 67 88 数字影像表达形式 频率域 彩色图像是指每个像素由红、绿、蓝(分别用R、G、B表示)三原色构成的图像,其中R、G、B是由不同的灰度级来描述的。 多光谱图像是利用多光谱成像设备获取的多波段图像,每个波段图像分别记录了同一地面范围内的地物在不同波段上的光谱辐射信息。 1)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源 2)自动化数字摄影测量的必然要求 灰度图像是指每个像素由一量化的灰度来描述的图像,没有彩色信息。若图像灰度只有两级,这样的图像称二值图像。 采样 对实际连续函数模型离散化的量测过程 样点 被量测的“点”是小的区域----像素 采样间隔 矩形的长与宽通常称为像素的大小 11 12 23 34 56 66 45 99 56 67 78 78 79 55 56 58 66 59 60 66 36 26 16 76 56 36 46 96 96 86 96 26 26 46 36 76 86 51 57 61 66 16 16 采样间隔 (一维影像) 1)δ-函数 1 0 x 2)采样函数 3)采样函数的 Fourier变换 可见,采样函数的Fourier变换仍是采样函数,并且,采样函数的采样间隔越小,其Fourier变换的采样间隔越大,幅度也有所变化,反之亦然。 x s(x) ?x f S(f) -1/?x 1/?x 4)采样过程 关于Fourier变换对,有下述关系: 5)采样定理(Nyquist频率) 采样间隔--?x fl为截止频率 当采样间隔能使在函数g(x)中存在的最高频率中每周期取有两个样本时,则根据采样数据可以完全恢复原函数g(x)。 采样孔径对颗粒噪声的抑制作用可表示: 为颗粒噪声是经验值,经实际检测得到。 结论:采样孔径越大,信噪比越高,但采样孔径太大,则降低影像分辨率及精度。 ? ? ? ? ? ? ? ? ? ? ? ? ? ? ? ? 影像的灰度又称为光学密度。透明像片(正片或负片)影像的灰度值,反映了它透明的程度,即透光的能力。设投影在透明像片上的光通量为F0,而透过透明像片后的光通量为F,则F与F0之比称为透过率T,F0与F之比称为不透过率O。 为适应人眼视觉,在分析影像性能时,不直接用透过率或不透过率表示其黑白程度,而用不透过率的对数值表示: D为影像的灰度,当光线全部透过时,即透过率等于1,则影像的灰度等于0,当光通量仅透过百分之一,即不透过率是100时,则影像的灰度是2,实际航空底片的灰度一般在0.3到1.8范围之内。 方法:将像片有可能出现的最大灰度变化范围进行等分,等分的数目称“灰度等级”;然后将每个点的灰度值在其相应的灰度等级内取整,取整原则是四舍五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