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轧制过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ppt
第八章 轧制过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8.1 轧制过程的自动跟踪 8.2 轧制过程的自动设定 8.3 轧制过程的自动位置控制 8.4 轧制过程的自动厚度控制 一、轧制生产线上的数据区及数据流动 (一) 原始数据区 原始数据区IDA(Initial Data Area)存贮板坯和轧制计划的原始数据。包括:钢号、材质、钢坯尺寸、成品尺寸和质量要求等。 识别:操作室内CRT显示钢坯的IDA数据区中的数据与钢坯上的号码进行校对。 (二) 钢坯数据区 钢坯数据区,也称板坯数据区SDA(Slab Data Area)。SDA存贮已经完成“板坯核对处理”和仍旧在加热炉里的板坯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以及新加进的数据。 (三) 生产数据区 生产数据区PDA(Production Data Area)存储一块板坯从加热炉抽出以后,直到钢卷从卷取机上卸下(翻卷)为止生产过程中数据。PDA中的数据除一部分来源于SDA以外,大部分来源于粗轧、精轧、卷取几个生产工序,包括设定计算数据、实际测量数据、生产统计数据。 粗轧PDA ,精轧PDA,粗精轧共同数据 (四) 运输链数据区 运输链数据区CVDA(Con Veyer Data Area)用来存贮已经在运输链上的钢卷数据。其中包括从精轧PDA中传下来的数据、钢卷质量分类结果数据、钢卷在运输链上的称重值和对钢卷的各种质量检查结果。 二、轧件跟踪的目的和方法 (一) 跟踪的目的 使计算机随时了解轧件在轮制生产线上的实际位置及其控制状况.以便计算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启动各有关功能程序,对指定的轧件准确地进行各种控制、数据采样、操作指导等,从而防止事故的产生。 (二) 跟踪的方法 生产过程没有计算机控制的条件下,一般是采用接近开关、接触链、接触器、变压继电器和光电继电器等,作为轧件位置的检测装置来完成轧件沿轧制线的跟踪。 生产过程有计算机控制的条件下,硬件方面在生产流程线上设置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并通过 跟踪程序实现。 不论轧件在生产线上是正向还是反向输送,只要轧件的头部(即位于下游侧的那一端)位于某跟踪区内,或轧件的头部巳离开此跟踪区,但轧件的其它部分仍在跟踪区内,则认为该跟踪区有轧件。 三、热连轧轧制线上的轧件跟踪 全轧制线共划分为16个跟踪区,其中C辊道区有5个;粗轧和D辊道区有5个;精轧区有3个;卷取区有3个。在每个跟踪区的入口处,设置有热金属检测器(HMD)或γ射线检测器,用来传送跟踪信号。 四、冷连轧轧制线上的轧件跟踪 进轧机前钢卷的跟踪 轧制过程中的轧件跟踪 轧制后钢卷的跟踪 预设定功能包括加热炉前后椎钢机、出钢机行程,粗轧、精轧机组压下辊缝,立辊和侧导板开口度,精轧机转速,卷取机夹送辊辊缝等。 预设定的主要持点是根据将要进入机组带钢的实际参数,通过繁简程度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来确定(预估)。 精轧机组设定 (1)轧机辊缝值; (2)轧机转速值; (3)轧机及飞剪侧导板开口度; (4)入口端辊道滞后率; (5)加速度及最大轧制速度; (6)除鳞及喷水冷却方式等。 一、人工操作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1)由于不能正确估计各架轧制力和弹跳值,凭经验得到的辊缝值很难得到预期的轧出厚度。 (2)在同一批料的来料参数存在波动时,来不及为每块钢修改辊缝设定值,这也造成了同一批产品中各块料的厚度偏差。 (3)必须用厚规格作为开轧规格,并且改变规格的步子不能太大。只能逐步过渡,从而造成非规格化产品。 (4)在改变规格时,为了便于记忆,往往要使辊缝和转速的变动具有某种规律性,这将使轧机负荷分配不尽合理,不利于有效利用设备能力来生产较宽、较薄、较硬的极限产品。 (5)轧制过程中无法调节带钢厚度,消除头尾厚差。 二、热连轧精轧机组的设定 精轧设定模型的基本任务:根据来料条件及对成品的要求,通过模型的计算,确定精轧机组各机架的辊缝、速度及有关操作变量,以保证获得尽可能准确的带钢头部尺寸。 主要计算内容 (1) 计算各机架的负荷分配,即在合理分配负荷的前提下确定各机架的出口厚度—负荷分配模型。 (2) 根据最大生产率和对带钢终轧温度的要求,并且考虑带钢穿带咬入的稳定性,确定精轧机组未机架穿带速度。 (3) 计算各机架轧制温度。 (4) 根据流量方程,由负荷分配得到各机架厚度确定各机架速度。 (5) 计算轧制力和轧机的弹跳值,决定空载辊缝设定值—轧制力模型和弹跳模型 (6) 确定其他操作变量(弯辊力、侧导板开口度、活套高度、单位张力值等) (一)负荷(厚度)分配方法 能耗曲线 为了得到精轧机组各种轧制规程下所需的轧制功率数 据,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章常见机械加工设备及其刀具2.ppt
- 第2章纳米生物技术前沿-2.ppt
-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ppt
-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ppt
- 第3章--地图概括.ppt
- 第3章-切削条件的选择.ppt
- 第3章-地图数据来源.ppt
- 第3章-存货 1.ppt
- 第3章-存货 2.ppt
- 第3章-工艺流程设计.ppt
- 二零二四年度桥梁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责任协议3篇.docx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有解析答案.docx
- 2025年青海省德令哈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带答案.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巩固】.docx
-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考点梳理】.docx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预热题】.docx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精品【考试直接用】.docx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精品【典型题】.docx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精品【易错题】.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精品加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