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脸谱》课件ppt.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唱脸谱》课件ppt.ppt

“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脸谱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是京剧和其他戏曲剧种中相对固定地艺术表现人物品貌、身份、性格、命运等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 脸谱的分类 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 、六分脸 、碎花脸 、歪脸 、僧脸 、太监脸 、元宝脸 、象形脸 、神仙脸 、丑角脸 、小妖脸 、英雄脸 。 四击头 鸳鸯瓦 要求: 1、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将课文读通顺。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类人物?他们的脸谱颜色分别是什么? 3、请结合你自己找到的花脸脸谱,讲述有关他的故事及脸谱上的色彩和图案各表示什么。 二、再读课文 思考: 1、歌曲由几部分组成? 2、每一部分唱的什么内容? 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思 考 每一部分唱的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外国人眼中的京剧。 第二部分:京剧所表现的鲜活的历史人物。 第三部分:京剧所表现的生动的神怪。 第四部分:对京剧脸谱的赞美。 三、朗读课文,体味语言 (二)、品味语言 《唱脸谱》语言特点 第二节 (三)、结合语言品味,再诵、唱课文 * * 韦( ) 喳 ( )谱 ( ) 愣( ) 哇 ( )呱 ( ) 尔( ) 盗 ( )佳 ( ) 鸳( ) 鸯 ( )窦 ( ) wéi zhā pǔ guā jiā dào ěr dòu yāng yuān wā lèng ě 阎肃:1930年5月9日生于河北保定。著名剧作家、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音协委员。 成名作:《江姐》。 代表作:《红梅赞》、《雾里看花》、 《敢问路在何方》、《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爱祖国的蓝天》、《长城长》、《军营男子汉》、《故乡是北京》、《唱脸谱》、《五星邀五环》。 作者简介 同学们刚才所听的曲子属于: 歌曲( ) 器乐曲( ) 戏曲( ) √ 戏曲又分好多种, 刚才所听的戏曲属于: 京剧( ) 越 剧( ) 黄梅戏( ) √ 它把歌唱、音乐、舞蹈、美术、文学 、雕塑和武打技艺融汇在一起,是一种“逢动必武,有声必唱”的综合艺术,它以程式化的舞台表演,各具韵味的流派唱腔、色彩强烈的化妆造型、虚拟性的表现手法以及富于民族特色的音乐,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光彩夺目。京剧是我国流传最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戏曲剧种,被称为“国粹”,已有两百年历史。 京剧小知识 戏歌: 既汲取了戏曲(京剧,越剧,豫剧等)音乐的素材,又采用了通俗(美声、民族)音乐的创作手法,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京剧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段 京剧有四大表演手段: 唱(唱腔)、念(道白)、做(表演)、打(武打)四大基本功。 京剧的行当 一般男子角色称:“生” 一般妇女角色称:“旦” 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称:“净” 诙谐或邪恶的男子称:“丑” 什么是脸谱? 碎脸 歪脸 丑角脸 象形脸 整脸 三块瓦脸 花三块瓦脸 十字门脸 也称“四记头”,是戏曲锣经,音响、节奏均强,由于大锣在小锣和钹的配合下共击四记而得名,用以配合剧中人的亮相等动作。四击头是京剧中最常用的一种锣鼓,先上台的龙套们打旗、翻跟头完了,主角登场,摆一个形体造型,同时锣鼓配合着使劲敲——“哐齐来裁~~哐齐来裁~~哐——伧”,最后这几声就是配合着主角摆造型时敲响的“四击头”。 京剧脸谱的画法。以一种颜色作底色,用黑色勾画眉、眼、鼻三窝,分割成脑门和左右两颊三大块,形状像三块瓦一样。鸳鸯瓦也是中国传统屋瓦形式,一俯一仰,形同鸳鸯依偎交合,故称鸳鸯瓦。 一、初读课文 (一)、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2、分组朗读课文,女生读第一节后,紧接着男生读二、三节,最后全班一起朗读第四节。 3、听并学唱《唱脸谱》。 《唱脸谱》的歌词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既中国化,又现代化;既有力地传播了传统文化,又便于现代、特别是青年一代接受传唱。它的语言特点表现在: 1、“愣”是北京地方常用语,使歌词有浓厚的京味;“简直”与一般表示夸张语气的作用不同,在京话里表示“实在是”、“真是”的语气……这些词语使歌词具有了京腔、京韵。 2、“哇”、“顶呱呱”、“叫喳喳”、“笑哈哈”、“哇哈哈”等词语创造性地点缀了京剧程式化的亮相、叫板、笑声等,这些京剧元素使歌词情趣盎然。 3、每节四句,第一、二、四句押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yu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5304000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