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文学-精选版.pptVIP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世纪文学-精选版.ppt

三、形式上的特点: 其一是打破了以情节和对白为基础的戏剧传统,淡化情节和叙事内涵,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 其二在语言上排斥理性和逻辑,许多台词与舞台场景联系不密切,体现了荒诞派剧作家认为语言不能成为人际交往工具的主张。 其三是舞台形象和人物形象不同于传统戏剧。 * 二、贝克特的创作及《等待戈多》 萨缪尔·贝克特(1906-)小说家、剧作家。原籍爱尔兰。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的导演、演员合影 * 20年代开始创作,早期作品有诗集《婊子镜》(1930)。短篇小说集《少刺多踢》(1933)、长篇小说《莫菲》(1935)和《瓦特》(1934),及评论《普鲁斯特》(1931)。二战后进入创作成熟期,主要作品有:两幕剧《等待戈多》(1952)、长篇小说三部曲《马洛伊》(1951-1953)、剧本《最后一局》(1957)、长篇小说《如此情况》(1961)等。 * 剧本写两个流浪汉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一连两天在大路口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而未遇的情景,表现了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们找不到精神支柱的苦闷心理,和盼望光明、渴望改变现状的愿望。 * 艺术特点 1、在结构上打破传统戏剧的方式,采用反复再现的手法组织情节; 2、直喻手法的运用; 3、语言的非逻辑性和无意义。 * 第八节 黑色幽默 * 一、黑色幽默的产生、发展及其思想艺术特征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品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场》。 * “黑色幽默”继承了美国幽默、讽刺的文学传统,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以社会对人的挤压和生存的荒谬为主题,用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看待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冲突,夸张地表现现实社会的荒谬可笑,在笑声中表达出忧郁和绝望之情。因用喜剧手段处理悲剧内容,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大难临头式的幽默”。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些 “反英雄”形象 。 * 二、海勒及《第二十二条军规》 * 1、生平和创作 约瑟夫·海勒(1923-)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 出生于一个犹太人家庭,二战期间曾应征入伍。主要作品是三部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出了毛病》(1974)、 《象黄金一样好》(1979) 。 * 2、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 小说以二战末期驻扎地中海一个岛屿上的美军官兵的各种行为为内容,表现了反战和社会批判的主题。 * 在艺术上也充分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点: 1、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2、没有理想的人物形象,而是塑造了一个“反英雄”的典型——尤索林的形象; 3、主题的提炼高度抽象化,用象征、意识流和主观变形等艺术手段,成功的表达了主题,渲染了笼罩全书的疯疯癫癫、歇斯底里般的情绪效果。 * 第九节 魔幻现实主义 * 卷首引语 “死者葬仪” “对弈” “火诫” “水里的死亡” “雷霆的话” * 2、《荒原》的主题 《荒原》是西方现代诗歌的一个里程碑,反映了一次大战之后西方世界整整一代人的幻灭感和绝望心理,也表现了艾略特本人的精神危机状态及其对走出荒原的渴望。“荒原”象征西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失去信仰,浑浑噩噩,陷入迷惘、享乐和醉生梦死之中不可自拔;也象征了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社会、都市的混乱和衰颓。 * 3、艺术特点 长诗在艺术上表现了艾略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 首先,在审美方式上,《荒原》继承了波德莱尔以来象征主义诗歌“以丑为美”的特点; 其次,长诗用典多且纯熟自如; 第三,《荒原》的基本形式是抒情诗而非叙事诗; 第四,《荒原》是多种诗体混合的自由体诗。 * 第三节 意识流文学 * 一、意识流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其思想艺术特征 “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20世纪20—40年代以英国为中心,盛行于欧美各国。“意识流”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在许多流派中都使用,而作为文学流派主要是指“意识流”小说。 * “意识流”文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着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潜意识; 2、打破时空界限,多角度的叙述和多层次的结构; 3、自由联想; 4、内心独白。 * 二、乔伊斯的创作及《尤利西斯》 * 1、生平和创作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中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和代表作《尤利西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