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和社会文明素材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乘车和社会文明素材解读

乘车和社会文明素材解读    民工乘公交车怕弄脏座椅而宁愿坐在台阶上,拾荒老人坐公交车被驱逐,火车上的免费晚餐引发文明之争……最近,几件和乘车相关的事情在网上广为传播,也引发了人们广泛的讨论。对于事件的中心人物,我们或感到可敬,或感到可怜,或感到可恶。这几件事,也从侧面折射出当今社会文明中不太和谐的现象。    【细节1】   民工乘公交车怕弄脏座椅而坐台阶    2011年8月14日,一张“一位不想弄脏座椅的民工兄弟”的照片在网上广为传播。照片中,一位民工坐在公交车座椅下方的台阶上,将空空的座位留给其他乘客。据上传此照片的网友介绍,这位民工兄弟是不想把公交座椅弄脏。    不少网友表示,看到这一幕,着实感到心酸。在留言中,大多数网友都在赞扬该民工的素质高,但也有网友对此进行了更加深刻的讨论。网友“小段头”表示,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坐,难道真的是怕弄脏椅子这么简单?这件事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某些人的素质的确存在问题,肯定有人曾经嫌弃过他。农民工为这个城市的建设奉献着自己的血汗,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一位网友说:你请坐吧,你们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网友“海獭太太”在留言中表示:他也许是曾经被人说过“喂,你这样弄脏椅子了”,或者是看到过别人嫌弃的眼光,又或者是感受到别人经过他身边时故意的闪躲,因为只有受伤过才会格外小心。我只希望我们能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看待他,把他看成我们身边的普通一员,不要厌恶,不要嫌弃,也不要怜悯,不要施舍。    【素材解读】    不论这位民工兄弟在乘公交车时不坐座椅而坐在台阶上是出于道德自觉――怕弄脏座椅,还是缘于自卑心理――怕遭其他乘客指责,这张“民工乘公交车不想弄脏座椅”的照片都足以让很多人脸红和心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虽然民工兄弟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我们必须承认,城乡差别仍然客观且普遍地存在着,绝大多数民工兄弟目前仍然行走在城市的边缘,不时会遭受一些“城市人”的歧视。    事实上,民工兄弟们要求并不高,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被感动;他们“不怕苦”,也能吃得“苦中苦”;他们并非生来就是“弱势群体”,只是缺少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一直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且非常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如何,并不是看这个社会对强者的态度,而要看其对弱者的态度。相比之下,能够尊重弱者的社会更加文明,更能体现出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随着社会日益迈向民主与和谐,对于包括民工兄弟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关怀、保护和尊重,政府应该担当起更多、更大的责任。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保护“弱者”的意识,保证他们可以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不至于在乘坐公交车时主动坐到台阶上。    【话题延伸】幸福、和谐、尊严、脊梁       【细节2】   81岁拾荒老人被赶下公交车    2011年8月8日,一个网名叫“1Mar小豪”的人在优酷网上上传了一段名为“某些人龌龊的心才是真正恶心的东西!”的视频。在短短的时间内,这段视频的点击观看率就超过35万人次,评论也达到了4000多条。那么这段视频到底记录了什么内容,竟然引来这么多人观看和评论?    视频是用手机拍摄的。8月6日这天,一位辛苦捡纸板与塑料瓶的老人,带着捡来的几包“垃圾”登上上海82路公交车后,遭到一名白衣男子和女司机的指责、谩骂和羞辱。最终,老人携带的塑料瓶和纸板被男子撕破,并被扔出车外,散落一地。    在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一车的乘客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老人说句公道话。有人说,这段视频事关“敬老”;有人说,这段视频事关“贫富”;也有人说,这段视频事关“社会公德”。此时,笔者觉得,无论这段视频事关什么,反映出的都是一个让人感到揪心的事实。看了这段视频和相关报道之后,很多人的心情很沉重也很难过。    据《东方早报》报道,老人并非专门靠捡垃圾过日子,他和老伴都有退休工资,虽然钱不算多,但每月4000元左右的退休工资已经足够他们开销了。之所以捡垃圾是因为几年前他下蹲后站起来膝盖处发出“咯噔”的声音,后听人介绍可以通过散步的方式治疗,于是想尝试一下。在散步时,他们看到有老人随手捡一些饮料瓶、废报纸,于是自己也加入其中,这一坚持就是将近6年。其实,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见过这样的情况,有些老人并不是没有钱,而是习惯在散步时随手将一些可回收的纸盒、塑料瓶捡回家,变废为宝。    【素材解读】    这件事从一个侧面表明,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不良的风气:对弱势群体不但不同情反而蔑视,对良好的社会风气不但不提倡反而嘲笑。在这种情况下,见到街头倒地的老人就有人不敢上前去搀扶,公交车上就有白发人艰难地站着而年轻人悠闲地坐着的现象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