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研究和现代生活建构.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音乐研究和现代生活建构

传统音乐研究和现代生活建构   “官商角徵羽五千年礼乐传统源远流长润华夏,仁义礼智信亿万人文明理念建构生活兴祖邦”。这是悬挂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大门处的一幅巨型对联,经过两年筹备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于2014年7月10至15日在这里隆重举行。   一、传统现代共创新 交流共享新平台   2013年在武汉召开了本届年会筹备工作会议,乔建中会长及副会长、理事们听取了组委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臧艺兵的筹备工作汇报,确立了大会举办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拟出了一个中心论题,即传统音乐研究与现代生活建构。六个子议题:1.传统音乐与当代表述;2.中国传统音乐与国学;3.中国民族音乐学家研究;4.传统音乐在民间、城市、学校;5.楚音乐文化研究;6.新研究。   华中师大音乐学院为传统音乐学会建立了一个正式的网站: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网(http\\:)。网站经一年多建设,已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术平台,网站下设了“学会构成、学会历史、民族音乐学家、学术资源、学术交流”等平台,初步发挥出联络学会会员,促进传统音乐学术交流的作用。   本届大会共收到参会申请351份,是历届最多的一次,大会发言共268人。本届与会代表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也有美国代表参会。参会代表来自全国七十多个大学研究所机关和单位,分四个分会场进行论文宣讲,并举行了三场音乐会。主办方力图呈现出传统音乐与现代生活建构的中心议题。   2014年7月12日是国际音乐文献资料大全(RILH)研讨专场及纪录片《老祖宗的声音》的播放专场。在整个大会期间,与会者自行带来学术著作,还举办了音乐学术图书交流售卖活动。   二、回顾历史引感慨 继往开来齐放歌   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中国委员会协办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八届学会年会开幕式于2014年7月11日上午9时在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出席开幕式的有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学会会长乔建中,副会长王耀华、吴学源、张伯瑜、萧梅、张君仁、田耀农,中国乐律学会会长郑荣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两百多人。   开幕式由大会组委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臧艺兵主持。首先马敏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继而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发来贺词,随即开幕式播放了追溯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三十多年发展历程的专题片《中国传统音乐的学术历程》,通过对历届中国传统音乐年会的回顾,围绕传统音乐学术研究及其学会学术活动开展为主线,呈现了大量的历史史料和照片,与全体会员一起见证了学会发展的历史。   影片毕,臧艺兵代表大会宣布第十八届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年会正式开幕。乔建中代表学会理事会致辞。萧梅秘书长作传统音乐学会工作报告,组委会主任臧艺兵做大会筹备工作报告。之后内蒙古大学教授杨玉成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臧艺兵做了主题发言。杨玉成的题目是《口述表演的过程表述》,臧艺兵的发言题目是《传统音乐在国学中的地位》。   年会闭幕式于7月14日下午在华中师大音乐厅隆重举行。吴凡、齐琨、杨曦帆、刘富琳四位学者分别代表各分会场作发言综述;乔建中当选为新一任学会会长,在总结性发言中乔会长高度评价了这次会议的召开。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获得了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九届年会的举办权。   大会的正式会议虽然闭幕,但是大会全部内容并没有完全结束,14日晚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答谢闭幕晚宴,华中师大副校长出席了闭幕晚宴,祝贺大会圆满闭幕。令大家难忘的是大会晚宴成为各路代表抒发情感的一个大舞台,来自东西南北中各地的音乐人才争先恐后上台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长调、花儿、民歌、葫芦丝、口技、说唱、昆曲、汉剧、越剧、黄梅戏等,展现了多才多艺的传统音乐的研究者更是传统音乐的传承者。   三、前人引领写历史 后辈拓展新视野   中国传统音乐以各种形态在我们的生活空间存在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再现和解读着它的意义。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参会代表的研究着眼于某一特定的文化区域或某种文化现象,形成了对整个中国版图传统音乐研究的整体布局,是十分喜人的现象。出现了一些有新意的研究选题,如:《抗战时期大后方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以涪都重庆主办的音乐刊物为例》(汤斯惟)、《台湾豫剧唱腔艺术特征的流变》(周景春)、《神农架玉林班音乐研究》(王梦熠)、《抵抗与收编――武汉摇滚乐队SMZB(生命之饼)个案研究》(赵芳芳)、《延安鲁艺精神在东北传承与发展的社会学分析――以1953年-1957年“东北音专”时期为主》(焦婧)、《城中村?村中戏――城市化语境中的当代南宁平话师公戏音乐研究》(甘楚雯)、《潮州筝乐的宫调研究》(郑荣达)、《冀中“音乐会”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齐易)、《咬定管子不放松――钟思第与冀中乡村考察》(张振涛)、《新疆与内地四所普通高等师范院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