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地形起伏度模型的陕西农村劳动力时空格局-山地学报.PDF

基于区域地形起伏度模型的陕西农村劳动力时空格局-山地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区域地形起伏度模型的陕西农村劳动力时空格局-山地学报

30 4 431 ~ 438 Vol. 30 ,No. 4 pp431 ~ 438 卷第 期 页 山 地 学 报 20 12 7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July ,20 12 年 月 文章编号:1008 - 2786 - (20 12)4 - 431 - 08 基于区域地形起伏度模型的陕西农村劳动力 时空格局 * , 刘焱序 任志远 ( , 7 1006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西安 : , 。 摘 要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不仅受经济社会的拉力 而且可能受自然环境推力的影响 地形起伏是农村自然环境 。 、 、 , 1990—2009 状况的重要指标 运用改进的区域地形起伏度模型 成本距离模型 重心模型 定量分析 年陕西省农 , :20 a , 村劳动力时空变化格局 结果表明 间农村劳动力并非简单的持续从地形起伏高的地区往起伏低的地区移动 , ; 但地形起伏作为农村劳动力分布的重要作用因素其影响正在不断加强 并表现出进一步加强的趋势性 关中地区 , ; , , 农村劳动力增幅较慢 体现了其快速城市化进程 陕北与陕南地形起伏度较高 陕北作为能源工业基地 其劳动力 ; , ; 增幅快于陕南 经济因素与地形因素在整体上会拉动或推动人口格局变化 但在年尺度上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 研 , 、 , 。 究区整体表现为 地形起伏越低 土地集约度越高 则区域非农化进程越快 : ; ; ;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农村劳动力 重心模型 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C922 ,K901 文献标识码:A , 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恶化[6]; (2008) 目前 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地从农业向非农产 陈钊等 使用投入 、 、 , 业 从农村向城镇 从内陆向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已 产出模型 揭示了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没有带 [1]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