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2012年湖北省水稻区域试验品种抗白叶枯病鉴定和评价
2005―2012年湖北省水稻区域试验品种抗白叶枯病鉴定和评价
摘要:对湖北省2005-2012年918份水稻区试品种(系)进行田间剪叶接种抗白叶枯病鉴定。结果表明,抗病的品种(系)占9.37%,感病的品种(系)占90.63%,感病品种(系)占的比例大于抗病品种(系)的比例。区试对照材料感病率为95.33%,每年感病对照材料对白叶枯病发病均能达到感病或高感水平,且发病稳定,这为水稻区试品种(系)抗白叶枯病鉴定奠定了基础。本研究明确了近年来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系)的抗白叶枯病现状及发展趋势,可为水稻新品种(系)的合理布局和抗性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区试品种(系);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1-0084-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1.021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在全球范围内各稻区均有发生,以日本、印度和中国发生较重,也是湖北省的重要病害之一。水稻遭受白叶枯病菌侵害时可造成20%~40%的产量损失,有的甚至颗粒无收[1,2]。白叶枯病原存在致病性的分化现象,不同地区的病菌致病性可能不同。当同一抗病品种种植一段时间后,由于病菌与品种的协同进化,新的毒性小种可导致品种的抗性丧失。寻找和挖掘抗性强的稻种资源,进行基因部署和基因轮换,是解决抗性丧失的最有效的方法[3-5]。宜昌市农业科学院一直承担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工作,本研究分析和整理了2005-2012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数据,明确区试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现状,为水稻新品种(系)的合理布局、抗性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选用湖北省有代表的菌株浙173(Ⅳ),将菌株接种在马铃薯复合培养基斜面上,于28 ℃恒温下培养48 h后,用无菌水收集菌体,配制成3×108 CFU/L菌浮液[6],供后续试验接种用。
1.2 供试材料
2005-2012年湖北省水稻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1 025份(表1),其中包括对照材料107份(次)(表3);2005-2012年采用的感病对照材料24份(次)(表4)。
1.3 接种方法
在水稻分蘖盛期于下午4时人工剪叶接种[7],每品种接种10蔸40片叶,配制的菌悬液在2 h内完成。
1.4 病情调查与分级标准
在接种后21 d调查病斑长和叶长,每处理测量20片接种叶片和病斑长度,计算平均病斑长与平均全叶长的比值,并按水稻白叶枯病剪叶接种抗性评价标准进行抗性评价,病级划分及记载标准按参考文献[7]中的鉴定方法与标准执行。抗性指数=病斑长度/叶长×100。抗性综合评价分级标准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区试对照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
2005-2012年,共鉴定了区试对照材料107次,其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抗白叶枯病鉴定没有高抗和抗病的对照材料,表现中抗的有5次,占4.67%;表现中感的有53次,占49.53%;表现感病的有28次,占26.17%;表现高感的有21次,占19.63%。每年对照材料的感病率分别是93.33%、100%、100%、72.72%、100%、90.00%、100%,100%,平均感病率为94.50%,总的感病率达到95.33%。感病率=(高感+感病+中感)/合计数×100%。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区试试验结果,每年均设了早、中、晚稻的感病对照(见表4)。在早稻、中稻中8年均达到高感水平;在晚稻中,3年是高感水平,5年是感病水平。整体来说,每年早、中、晚稻的感病对照材料对白叶枯病均能达到感病或高感水平,且发病稳定。
2.3 区试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
2005-2012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系)抗白叶枯病鉴定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在918份材料中,抗白叶枯病鉴定没有高抗的品种(系),表现抗病的品种(系)有14个,占1.53%;表现中抗的品种(系)有72个,占7.84%;表现中感的品种(系)有448个,占48.80%;表现感病的品种(系)有228个,占24.84%;表现高感的品种(系)有156份,占16.99%。结合图1可知,所有区试品种(系)中,对白叶枯病表现感病的品种(系)多于抗病的品种(系)。抗病率=(高抗+抗病+中抗)/合计数×100%。
由2005-2012年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病率情况(表5、图2)可见区试品种(系)对白叶枯病抗病率较低。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随年份推移出现下降上升相互交换的状态,表明近年来湖北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gb50150.docx VIP
- 红旗-红旗H7-产品使用说明书-红旗H7PHEV-CA7200PHEVA-H7PHEV用户手册.pdf VIP
- 中新初中医疗服务管理制度模板(二篇).doc VIP
- 燃气安装工程施工分包合同8篇.docx VIP
- 医院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考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资料搜集整理.docx VIP
- 2025年版手卫生规范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调试.docx
- 冬季传染病预防PPT(完整版).pptx VIP
- IPC4552B+中文+2021+印制板化学镀镍+浸金(ENIG)镀覆性能规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