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税制改革国际经验比较和目标模式选择.docVIP

中国地方税制改革国际经验比较和目标模式选择.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地方税制改革国际经验比较和目标模式选择

中国地方税制改革国际经验比较和目标模式选择   [摘要]按照“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原则进行的地方税制改革,必须解决好中央与地方的集权分权程度、地方税制构成这两个核心问题。围绕这两个问题,文章通过对美、日、英等国地方税制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现实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应选择分权模式,以解决地域广阔所带来的问题。但短期内,在面临人口流动壁垒、城乡二元结构、民众对地方政府缺乏监督等情况下,分权模式弊大于利。因此,要加强中央政府在收入方面的权力,而在支出方面应予分权。   [关键词]地方税制;国际经验;目标模式   [中图分类号]F810.4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8)09-0073-03         Local Taxation Reformation in China: Comparison o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and Choice of Mode   Dong Shangshai, Wang Zhuwa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ight and Finance Match, in the local taxation reformation, the decentraliza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and the structure of local taxation system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key issues. By analyzing the local taxation system in Japan, US and Britain,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the long run, China should choose the mode of decentralization in order to fix the problems caused by the wide range. But in short time, facing the problems of population movement,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and the lack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decentralization mode still cannot work well. Therefore,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power in financial revenue should be enforced and the power in financial expenditure should be decentralized.   Key words:local taxation syste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mode      一、引言      中国现行的地方税制,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建立的。当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管理制度,并分别组建了国家和地方两套税务系统。在核定地方收支数额的基础上,实行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这一整套制度,在设计当初就贯彻了提高“两个比重”的原则,而且为了顺利施行,在方案中保留了改革前各地方的利益分配格局,因此带有较强烈的过渡色彩,这为以后的改革埋下了伏笔(邓子基,2003)。从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其最初设定的内容中就包含了地方税制改革。只是之前的时机不成熟,具体的改革措施一直没有出台。目前,新一轮税改初设方案中的五项内容(改革出口退税制度;统一各类企业所得税制度;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完善消费税,适当扩大税基;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都已经启动并取得了相应的进展,地方税制改革便成为税改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地方税制,主要包括地方税收管理体制、地方税制结构。它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一起,构成了财政管理体制。我国现行地方税制的问题主要有两点。(1)税收立法权集中于中央。现行税权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实行高度集中的税收管理体制,几乎所有地方税税种的税法、条例以及大多数税种的实施细则都由中央制定和颁发,地方税的减免权、税目与税率的调整权等税收的各种管理权限也基本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