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根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中国蔬菜.PDF

生姜根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中国蔬菜.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姜根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中国蔬菜

病虫防控 中国蔬菜 CHINA VEGETABLES 2009 (15):22 - 24 生姜根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李 林 李长松 徐作珽 齐军山 李 凡 山东省生姜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大,如莱 一周,致茎部组织腐烂、溃解,地上部呈枯萎状。 芜、安丘等地生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于种植区域 生姜根茎腐病症状与姜子德等报道的姜根茎腐 集中,连作时间长,造成病害逐年加重,不仅产量损失 烂的症状类型中的黄腐型、黄枯型症状相似,但不 〔6-8〕 大,而且影响了生姜的商品性。随着小拱棚和地膜覆 发臭 。 盖栽培的普及,生姜根茎腐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由于 2 病原菌 该病诊断困难,易与姜瘟病混淆,生产上不能及时有 2004~2007年从安丘、昌乐、莱芜、蒙阴等地采 效地进行防治,给生姜生产带来较大损失,目前已成 集193株生姜根茎腐病新鲜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和 为生姜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诱生法分离。取近地表茎部病健交界处的组织,剪成 1 生姜根茎腐病症状 3~5mm组织块,经自来水冲洗2~3h(小时)后置于 该病主要表现为苗期地上部茎叶变黄,叶片染 CMA或PDA培养基平板上,25~30℃条件下培养 病,先从近地表叶片的尖端及叶缘褪绿变黄,后蔓延 24h(小时),将长出的幼龄菌丝移至盛有Petri氏液的 至整个叶片,并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终至全株叶片 凹玻片内,在28~30℃下保湿培养16h(小时),镜检 黄化、凋萎、倒伏(彩色图版1)。地上茎染病,先从茎 孢子囊,48h(小时)后镜检雄器和藏卵器的形态及着 基叶鞘处褪色,无光泽,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彩色 生特征。形态学特征鉴定参照余永年(1998)和 图版2),逐渐向上发展至褐色,茎基部缢缩变细(彩 Middleton(1943)的描述。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12次, 色图版3)。地下块茎表皮呈水渍状淡褐色病变,表皮 诱生法分离38次的分离结果表明,在CMA和PDA 变软,重病株部分块茎或整个块茎变软(彩色图版 及黄瓜块上分离和诱发的412块组织块中,出现腐霉 4),但不腐烂发臭,这一点区别于姜瘟病(Pseudo- 菌(Pythium sp.)的组织块占分离总数的51.94%,细 monas solanacearum)。姜瘟病地下块茎表皮和肉质茎 菌(Pseudomonas sp.)占18.93%,镰刀菌(Fusarium 初呈水渍状,失去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 sp.)占16.75%,丝核菌(Rhizoctonia sp.)占1.94%,其 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米水状汁液,散 他杂菌和无菌组织块分别为4.73%和6.07%。初步 发臭味。姜瘟病根被害也呈淡黄褐色,终至全部 鉴定结果表明,目前分离到的生姜根茎腐病的病原菌 〔1-4〕 腐烂 。 有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 喙腐霉 生姜根茎腐病也不同于目前在我国黄姜产区发 (Pythium rostratum Butler.)、 周雄腐霉(Pythium 生的黄姜茎基腐病。黄姜茎基腐病是一种由镰刀菌引 periilum Drechsler)等。 〔5〕 起的真菌性病害 ,发病初期,在近地表茎秆上出现 致病性测定采用菌丝刺塞接种。待盆栽姜幼苗长 大小不等的水浸状斑,逐渐扩大,后期病斑环绕茎基 至4叶期,将分离频率较高的两个腐霉菌株05-4和 05-5培养好的菌丝针刺塞入植株茎基部和块茎皮下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