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土壤侵蚀类型及形式1.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土壤侵蚀类型及形式1

第 2 章 土壤侵蚀类型 2.1 土壤侵蚀及其与水土流失关系2.2 导致土壤侵蚀的营力 2.3 土壤侵蚀类型及类型划分 2.4 土壤侵蚀形式 2.5 土壤侵蚀程度及强度2.1 土壤侵蚀及其与水土流失关系 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soil erosion):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water and soil loss): 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区别 从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二者虽然存在着共同点,即都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土壤、母质及浅层基岩的剥蚀、运搬和沉积的全过程;但是也有明显差别,即水土流失中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水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与损失,而土壤侵蚀中则没有。 虽然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在定义上存在着明显差别,但应该看到因水土流失一词源于我国,科研、教学和生产上使用较为普遍。而土壤侵蚀一词为传入我国的外来词,其涵义显然狭于水土流失的内容。随着水土保持这一学科逐渐发展和成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人们对二者的差异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生产上人们常把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作为同一语来使用。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 水土保持与土壤侵蚀关系 显然土壤侵蚀是水土保持的工作对象,水土保持就是在合理利用水土地资源基础上,组织运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水土保持管理措施等构成水土保持综合措施体系,以达到保持水土、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山丘区和风沙区生态环境的目的。构造运动(水平、垂直)岩浆运动;地震作用地球内部内营力作用基本营力地表形成高差、起伏降低高差、缓解起伏(夷平)外营力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太阳辐射2.2 导致土壤侵蚀的营力 2.2 导致土壤侵蚀的营力 导致土壤侵蚀的营力有内营力和外营力。 内营力 内营力作用是由地球内部能量所引起的。 其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 地壳运动使地壳发生变形和变位,改变地壳构造形态,因此又称为构造运动(tectonic movement)。其运动形式有垂直运动、水平运动 、褶皱运动和断裂运动四种形式。 2.2 导致土壤侵蚀的营力 岩浆活动是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地幔物质运动)。地球内部软流圈的溶融物质在压力、温度改变的条件下,沿地壳裂或脆弱带侵入或喷出,岩浆侵入地壳形成各种侵入体,喷出地表则形成各种类型的火山,改变原来形态,造成新的起伏。 地震也是内营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它往往是与断裂、火山现象相联系,世界主要火山带、地震带与断裂带分布的一致性是这种联系的反映。 地壳的上部为疏散沉积物,中部为沉积物和玄武岩,下部为硅镁层。地壳:厚度为5~35km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上地幔由橄榄岩质的超基性岩石组成,为岩浆源地,下地幔含有更多的铁。地幔:厚度为35~2900km地核:厚度为2900~5120km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地 球 内 部 构 造2.2 导致土壤侵蚀的营力 外营力作用 外营力作用的主要能源来自太阳能。地壳表面直接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接触,他们之间发生复杂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从而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外营力作用总的趋势是通过剥蚀、堆积使地面逐渐夷平。外营力作用的形式很多,如流水、地下水、重力、波浪、冰川、风沙等等。各种作用对地貌形态的改造方式虽不相同,但是从过程实质来看,都经历了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沉积)几个环节。 风化(weathering)作用就是指矿物、岩石在地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所产生的一切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在大气及生物影响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而生物风化就其本质而言,可归入物理风化或化学风化作用之中,它是通过生物有机体去完成的。剥蚀(denudation)作用指各种外营力作用(包括风化、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后的物质搬离原地,这一过程或作用称为剥蚀作用。 狭义的剥蚀作用仅指重力和片状水流对地表侵蚀并使其变低的作用。一般所说的侵蚀作用,是指各种外营力的侵蚀作用,如流水侵蚀、冰蚀、风蚀、海蚀等。鉴于作用营力性质的差异,作用方式、作用过程、作用结果不同,于是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等类型。搬运(transportation)作用指风化、侵蚀后的碎霄物质,随着各种不同的外营力作用转移到其它地方的过程称为搬运作用。 根据搬运的介质不同,分为流水搬运、冰川搬运、风力搬运等。在搬运方式上也存在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