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FC技术和防伪应用
NFC技术和防伪应用
目前在国内移动支付领域,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场通信)技术异军突起,开始应用在公交、移动小额支付、门禁系统等多个领域,并与手机这一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紧密结合。NFC技术归根结蒂还是RFID技术,但它是RFID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合;NFC与手机的结合使防伪查验所需的专用设备普及成为每个人手机中的一个功能,为产品防伪领域带来的新技术,解决了在防伪应用中查验识别的一个重要难题:易于识别的防伪技术容易被伪造,复杂的防伪识别技术(如RFID)因识别设备无法普及而带来的查验不便。
1.NFC技术起源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场通信,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一种非接触式射频识别和无线通信技术,在实现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之外还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使用RFID功能外还可以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可见,NFC是RFID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的结合。
在2003年间,菲立普和索尼联合基于无线射频技术(ISO 14443)发展一种与之兼容的无线通讯技术,然后联合对外发布关于一种兼容当前ISO14443非接触式卡协议的无线通讯技术,取名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定义了两个NFC设备之间基于13.56MHz(ISO 14443)频率的无线通讯方式,在NFC的世界里每一个NFC设备既是RFID标签又是读写器,还是无线接入点(AP)。NFC设备通讯有三种模式:主动模式、被动模式、双向模式。以及每种模式的选择和射频场防冲突方法、设备防冲突方法等,NFC最终被提交到ISO标准组织获得批准成为正式的国际标准,形成ISO 18092,后来又增加了与ISO 15693的兼容形成新的NFC国际标准ISO 21481。同时ECMA(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也颁布了针对NFC的标准,分别是ECMA340和ECMA352,对应的是ISO18092和ISO21481。
NFC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倍受关注,为了促进NFC技术的发展,2004年在诺基亚、索尼、飞利浦的主导下成立了NFC论坛,该组织是一个推动NFC技术应用的非赢利行业协会,一个全球性标准开发和宣传的组织,致力于推进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并推动其在世界各地的应用。NFC论坛会员目前已超过130家,依权限不同,NFC论坛会员企业分为赞助(sponsor)会员、主要(principal)会员、共同(associate)会员、非营利(non-profit)会员四种,目前主要赞助(sponsor)会员包括:美国惠普(Hewlett-Packard)、美国万事达国际组织(Master Card International)、NEC、诺基亚、荷兰NXP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松下电器产业、瑞萨科技、韩国三星电子、索尼、美国维萨国际组织(Visa International)等。
2.NFC技术现状
因为NFC技术脱胎于RFID技术,是RFID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这正是目前信息领域发展的方向,因此,NFC技术一出生就倍受关注,厂商们积极参与NFC技术的研发,各地也纷纷做起NFC的应用试点。
2005年在嘎纳进行的近距无线通信NFC测试是这项新技术在全球第一次大规模的测试,这次测试综合了移动运营商、零售业者和消费者三方。这项测试使更多人了解了这项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只要将他们的移动电话在NFC终端机前轻松扫过,就能安全而便捷地完成付款并获取信息。这项测试所使用了内嵌NFC芯片的移动电话提供以下的服务和应用:
零售应用
出入停车场
海报信息读取
主动式公告栏
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了NFC技术的应用,在欧洲:有德国哈瑙(Hanau),法国的嘎纳、卡昂等在做NFC的试点;还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日本JCB信用卡持卡人可以使用内置RFID芯片的NFC手机消费,享受NFC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2007年9月,奥地利电信(Telekom)在奥地利推出了基于NFC的商用服务;在北美:乔治亚洲的亚特兰大菲利浦斯球馆观众可使用手机在场馆内购物,还可访问与下载移动内容,如铃声、墙纸、屏保、视频片段等;在亚洲:韩国、日本也都有了NFC相关试点应用;在中国:厦门、上海和广州在公交等领域也已经有了NFC技术的应用。全球有法国、奥地利、中国、韩国等几个国家已经或者宣布即将推出NFC的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