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

论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 搏击?武术科学2()11年1门 第8卷第1期 【武术发展研究】 论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 李林海 (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与中华武术理论有密切关系的儒,道,佛以及传统中医理论的中 国古代思想的理论,以次阐释了武术的基础理论思想,对中华武术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武术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佛家学说中医理论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1)01—o0l12 2009年7月9日一11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在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河南登封召开的武术定义和武术礼仪研讨 会,对武术给出了新的定义: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 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 统体育.武术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同时也是中国传统 文化传播的载体.无论从武术的运动形式来讲,还是从其技术特 色,技击特色来谈,它无处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就运 动形式而言,具有套路形式本身就是武术的一大特色,它是中国 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武 技,然而其他国家的武技很少具有套路的运动形式,即使是中国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几个东方民族的武技有简单的套路形式,但 其发展和表现程度绝对无法与中国武术相提并论.中国传统哲 学十分重视道,强调凡事都要合乎道,合乎规律,讲究规矩,中 国的诗词歌赋,舞蹈戏剧,书法绘画,园林建筑都讲究一定的程 式,武术套路亦是如此.因此,中华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 论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传统武术最稳固,最持久,最扎实 的理论支撑,也是传统武术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运动特色的 关键所在. 1传统武术理论与儒家学说 儒家哲学中孑L子的仁学与孟子的性善对武术伦理起到 了很大的作用,中华武术的各个方面无不贯穿这种伦理思想.首 先:尚武崇德就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突出体现.关于人的德性, 孔子强调仁和义,对个人的品德,尤其是仁.义者宜也,即一个事 物应有的样子,它是一种绝对的道德规律.社会的每个成员必须 做某些事件,这些事情自身就是目标,而不是到达其它目的手 段.如果一个人遵行某些道德,为了不属于道德的其他考虑,即 便他所作的客观上合乎道德的要求,也仍然是不义的.而武术中 强调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并在训练中提出了练 武与修身的统一.都体现了儒家的思想.而且,武术的伦理思想 还表现在对练习武术者的修养品质,为人处世方面的要求.各个 门派都要求弟子们尊师重道,在收徒方面主张择人从严,选择忠 厚诚朴者.武当派有五不传:心险者,好斗者,酒狂者,轻露者,骨 柔质钝者.峨眉派强调,不仁者不传,认为谈元授道,贵乎择人, 苌家拳《初学条目》中规定:学拳宜以德行为先.咏春拳习练时 要求,善正其心,善守其德.择徒与训练的严格要求,是武术中 仁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再者,武术的仁学还体现在武技的运 用上.武术技术主要以制服对手为主,而且主张不伤人性命.比 如,主张技击之道,崇尚武德而不崇尚武力,注重防守而不注重 进攻.在交手时有八打八不打的讲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 武术的交手中,主张交流技艺,点到为止.这也和孔子用礼来规 范射箭比赛一样,以仁爱的角度规范比赛的君子之争.而且儒 家人生哲学理论强调刚毅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而中国传 统武术也受其影响,从形成之日起就有了不甘屈服,顽强拼搏的 精神.武术中有一句谚语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是要求武 术练习者无论春夏秋冬,坚持练功,体现了不向恶劣环境屈服, 百折不挠的精神思想理论. 2传统武术理论与道家学说 道教的本质论是传统武术文化中认识论的直接来源.而道 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有着不同于其他宗教的特点.第一, 中国道教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是自然的代表,人的 本质是自然的,天和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在中国传统武术中也 倡导天人合一.武术是人体的运动,只有恪守自然的法则,顺 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的规律,方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习 武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例如,流传于广东的八 卦五行功,就是根据不同季节和人体五脏的变化,分别进行卧 功,坐功,站功,行功的各种练习;以求达到功与自然的统一.再 如:练习武术一般都面朝南而立,也是为了达到人体生物磁场与 地球磁场的和谐统一.以上这些都是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 统武术中的具体运用.第二,道教主张通过精,气,神的修炼达到 长生不老.《老子》中讲到物质变化,天地的运行,都遵循一定的 规则,即道,即自然.道教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契合. 武术最讲究与自然的契合,中国传统武术把搏击的技击性与养 生思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武术与其他技击术最大 的区别,也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文化面纱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