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分子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下降,直到看到清晰的物象为止。 看不到物像的重复该步骤。 4、低倍镜观察 5、高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使要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6、收镜 关闭电源 取下标本,旋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朝外,不要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旋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到最高。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2)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目镜与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 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装片距离越远。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3.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如: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16个。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如: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细胞数为4个。 4.高倍镜与低倍镜下视野的比较 物像大小 看到 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视野 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5.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1)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 (2)判断方法: 生物组 陈丽芳 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组 陈丽芳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结构的生物之单细胞生物 草履虫 衣藻 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HIV病毒的结构 SARS病毒的结构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绝大多数)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两大类: 发 菜 鱼 腥 藻 原核生物之蓝藻 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幽门螺旋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等。(异养生物、腐生、寄生)。 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自养生物) 原核生物之细菌 原核生物之放线菌 真核生物之黑藻 真核生物之伞藻 真核生物之衣藻 真核生物之绿藻 真核生物之团藻 真核生物之轮藻 真核生物之硅藻 真核生物之水绵 真核生物之真菌 蕈菌 霉菌 真核生物之原生生物 草履虫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Ⅱ)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较小(一般为1~10 μm) 较大(一般为20~30 μm) 无成形的细胞核, 无核膜,无核仁, 无染色体,DNA分子裸露。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DNA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 等,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和液泡等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无。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分子。 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之间、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之间在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在结构上的相似性,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生物的六界系统 病毒界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植物界 →无细胞结构 →原核生物 →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 →真核生物 微生物 四、细胞学说的建立(Ⅰ) 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细胞学说的内容 3.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4.细胞学说建立的启示 维 萨 里 (1543年) 比 夏 (17世纪中期) R.Hooker (1665年) 列文虎克 (17世纪后期) 马尔比基 施 莱 登 (18世纪) 施 旺 耐 格 里 魏 尔 肖 (1858年) 解剖人的尸体 观察死细胞 观察细菌、红 细胞、精子等 观察动植物细胞 观察细胞分裂 肉眼 观察 光学显微镜观察 细胞学说的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高中信息技术课标.docx
- GBT 12224-2015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pdf
- 新人教PEP版(三起)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pptx
- 解码小红书爆文数据与爆款分析.pptx VIP
- 数据治理知识培训方案【53页】.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全英文西方文明史》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电气自动化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VIP
-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调防护栏杆.pdf VIP
- SLC1236-附件1-《聚乙烯管道工程质量手册》.pdf VIP
- 气相色谱仪 FV3320 说明书(TCD,FID,FPD)(5).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