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章 绪 论
当前 ,国 内外岩体工程 发展迅速 ,越来越 多 的能源、交通、矿 山、水利和 国防工
程建造在岩石地区。其工程设计 、施工、稳定性评价和岩体加固等都直接依赖于对
岩体的强度 、变形、渗透性及破坏规律等特征的研究。岩体结构面和软弱面大多是
由远古历史上的地质构造运动造成的形迹 。除了大型断层外,其中 级和 级结构
面在工程区域中是普遍存在的,从而对岩体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包含这些构造面
的岩体 ,我们称之为节理岩体 。工程岩体 中普通存在着不同规模的结构面或其他软
弱裂 隙面 。
国内外大量 的工程实践表 明,几乎所有 的工程岩体破坏失稳都不是一开始就
出现的,通常是,开挖面附近荷载的变化 ,引起应力重分布而使岩体变形在某些结
构面或其中的薄弱部位逐渐地增长发展 ,或者是,地质条件恶化 ,使岩体 中的断续
节理面不断地蠕变 、演化 ,进而产生宏观断裂并产生新的贯通滑移面所引起的。例
如,法 国的马尔帕塞大坝的溃决破坏 、意大利的瓦依昂大坝边坡塌滑 、中国长江三
峡链子崖新滩滑坡等事故都与其 自身节理、裂隙的扩展和贯通密切相关 。
遍布于岩体 中的节理 ,根据其发育程度 以及对岩体强度的控制作用 ,通常被分
为贯通节理、遍布节理、断续节理和隐蔽节理 。如果岩体 中某组节理断续发育或者
与其结构体相互切割时并未将岩体完全割离,则称该组节理面为断续节理面 。由于
岩体 的强度和变形 以及破坏形态往往受断续节理组所控制 ,所 以从工程研 究角度
称这样的岩体为断续节理岩体 。这种节理岩体在工程 中是最常见的。
节理岩体 中包含 了从微观到细观 以及到宏观 的各种尺度 的缺陷。而且岩体从
原始状态直到最终破坏 的整个变形过程 中,同时存在分布缺 陷和奇异缺陷 以及二
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 。若想详细研究每一缺陷或所有缺陷之间
的相互作用 ,对岩体的精确力学效应是不现实的,工程 中往往要从较宏观的角度进
行较简化 的近似分析 。宏观 的剪切破坏是岩体破坏 的主要方式 。如果岩体 内存在
贯通节理 ,其强度的薄弱环节是节理面的剪切滑移 ,岩体结构效应有时可归结为节
理面强度特性的研究。对断续节理岩体 ,由于岩桥的存在使其受力及破坏特征都发
生了质的变化 。节理端部高度的应力集 中,将导致脆性断裂破坏 。整体的破坏特征
表现为原生节理和 自节理端部扩展 的岩桥断面所组成 的复合破裂面 。节理面使岩
体强度削弱,岩桥则对强度作出贡献 。由节理面和岩桥组成的节理岩体的强度特性
研究,因进行现场大型试验有困难 ,所 以以往对一般的岩体工程难 以从定量上考虑
岩体断续节理面对岩体强度的影响。同时,由于岩体 中节理裂隙分布的随机性 ,实
际工程 中,一般无法给出岩桥的确切位置与尺寸 。但可 以通过大量的模型试验和统
计分析 的方法给 出断续节理岩体 的总体强度和变形规律 。其 中如何根据模型试验
的结果建立一种能客观地评价含有岩桥演化、扩展、贯通破坏机制的断续节理岩体
第 2 页
力学模型是正确认识断续节理岩体强度 的一个关键 问题 。
分析断续节理岩体 的强度特性及其时效变形机制 ,可 以合理地预测节理面 的
扩展及贯通破坏模式 ,从而评价工程岩体的稳定性 。如对水利大坝基础 的稳定性评
价 、核废料地下储藏 的安全可靠性评价 、节理岩体岩质边坡 的稳定性分析 、地下洞
室围岩松弛带的稳定分析、岩质地基的承载力评估、基础开挖设计评估等 。
地质灾害防治 、地震预测特别是水库诱发地震 的机制分析 ,都与断续节理岩体
的压剪断裂密切相关 。岩石 中微裂纹研 究 、岩石 的破碎及高应力 区岩爆机制 的分
析 ,在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岩石压剪断裂模式 的基础上 。
目前 ,国内外公认 的岩体力学模型可归纳为两大类 ,即离散介质模型和连续介
质模 型 。
离散介质模型主要包括极限平衡理论、关键块理论、离散单元法和非连续变形
分析法等 。对地面工程 ,在分析岩石块体稳定性时,极 限平衡法具有独特 的优 点。随
着 刚体极 限平衡理论 的广泛使用 ,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