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惯性测量单元IMU-逢甲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合惯性测量单元IMU-逢甲大学

報告題名: 結合慣性測量單元 (IMU)與 Deep Learning演算法 進行汽車姿態預估 Combining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 and depth learning algorithm for vehicle attitude estimation 作者:黃俊穎、黃正毓 系級:電子工程學系乙班 學號:D0343302 、D0343613 開課老師:陳冠宏 課程名稱:專題研究(一) 開課系所:電子工程學系 開課學年:105 學年度 第 2 學期 結合慣性測量單元(IMU)與 Deep Learning 演算法進行汽車姿態預估 中文摘要 在交通發達的時代中,高交通事故已漸漸成為社會上重視的問題, 駕駛人 行駛車最大的優點是可以依據開車的經驗累積,可以隨時應變道路上各種的突發 狀況,然而交通事故的發生,卻有九成以上是人為造成。 交通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是因駕駛人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干擾、疲勞駕 駛或是使用智慧型手機而導致車禍的發生,例如:土地面積 廣大的國家,往返兩 地往往就要數十小時甚至跨日,對駕駛人而言是重大的負擔,因此提出了自動駕 駛,主要考量為機器無精神上的考量。 在此報告中,我們提出基於加速度和角速度的車輛姿態識別方法,並且使用 深度學習演算法卷積神經網路 CNN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來建構神經 網路,和使用慣性測量單元 IMU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來收集汽車的六 軸訊號。特別的是我們建構了特別的CNN 模型來學習六軸 IMU 的訊號,使其效能 精準度兼具。此外,我們總共收集了 800個訓練資料,並經由特殊的預處理方法, 得到59200 筆的訓練資料。最終實驗結果證明,此 CNN網路架構是相當良好的, 可以在完整動作的20%以內完成預估,精準度達到98%(測試來自於800訓練樣本, 當中有 10%是尚未訓練的),當中並沒有經過任何的特徵擷取,並且此深度學架 構可以在樹梅派 3上運行,而每次的預估時間均小於 0.5秒。 關鍵字:卷積神經網路、深度學習、慣性測量單元、機器學習、車輛姿態預估 1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7 年) 結合慣性測量單元(IMU)與 Deep Learning 演算法進行汽車姿態預估 英文摘要 In the paper, we propose an acceleration-based and angular-velocity-based vehicle attitude recognition method by using a popular deep learning algorithm, i.e.,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CNN). We use an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 to collect six-axial signal of a vehicle. In particular, we construct a CNN model to lear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x-axial IMU signal and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predict vehicle attitudes. We constructed training data consists of 800 package from six attitudes. In addition, we preprocess the 800 package that each p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