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国际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国际化

国际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国际化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国际人才的界定以及需要的素质,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对高校培养国际人才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提高高校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高校国际学生数量;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和国际企业的合作;课程设置国际化。   【关键词】国际人才 高等教育国际化 人才培养   作为国际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校亟需构建合理、高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从高校角度具体探讨和解析国际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使高校成为我国国际人才成长的沃土提供参考。   国际人才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   国际人才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知识能力与国际接轨;即能根据国际先进经验和最新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并具有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核心能力的人才。   国际人才需要具备的具体素质包括:具有国际道德与职业操守;通晓国际惯例和规则;拥有全球视角和战略思维;具有国际专业知识与技能;拥有跨文化环境下沟通、分工、合作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   要想培养一个国际人才,仅凭高校一家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便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高校毕业生,要想成为一个国际人才,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但当了解了国际人才需要的素质,以及我们的学生与这些素质要求的差距的时候,便能有针对性地去构建针对这些素质的培养方案,从而使得我们的教育对社会有更强的实际意义。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是指在立足本国的基础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大学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与自身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结合起来的过程。①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优势得到互补;二是教育市场面向世界开放,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三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求更加适应国际交往与发展的需要;四是对培养的人才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国际合作意识,同时还要求通晓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②各个高校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也采取了很多具体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吸收和派遣留学生外派教师到国外学习和进修;举办各种国际会议;开设双语课程和全英文课程;聘请外籍教师。   但是,目前国内高校的国际化发展仍停留在一种政策自上而下被动推动发展的态势,属于学生、教师、学科专业自觉产生的自下而上的主动国际化要求非常缺乏,③目前的高校国际化程度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培养国际人才只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之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还有很多的目标要去完成,但本文更想要针对国际人才的培养这个方面对高校的建设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国际人才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路径   一是提高高校自身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我国的高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2011年10月6日,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首发2011~2012年世界大学排名,成为各界人士对世界大学进行对比时参考的黄金标准。他们对大学进行排名时主要依据五个方面:教学(Teaching)-学习环境、师生比例、颁发的学士\博士学位等;研究(Research)-研究数量,收入及声望;论文引用数量(Citations)-科研的影响力;产业收入(Industry Income)-创新,即来自产业和学术人员的科研收入;国际视野(International Outlook)-国际学生数量、国际教职员工及跨境学术研究。   图1 2011年世界大学200强各地区分布对比   通过这个综合评价,我们发现,在2011年的最新排名中,世界各地区的前200强高校的分布还是非常不均匀的。从图一可以看到,美国和英国两国高校占据了世界大学前200强的半壁江山,而中国大陆只有三所学校入围,我国首屈一指的清华、北大在世界排名前40名以外。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校国际影响力甚微。   二是增加高校国际学生数量。2009年全年在华学习外国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23万人,比上年增长6.57%,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按洲别统计,来自亚洲的留学生人数占首位,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67.84%;欧洲占15.06%,美洲占10.73%,非洲占5.22%,大洋洲占1.14%。按国别统计,来华留学生人数名列前10位的国家是韩国、美国、日本、越南、泰国、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④   与之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在美国“国际教育学会”与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在2010到2011学年度,美国大学招收的国际学生人数已达到72.33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的人数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