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传统文化论文南岭山区瑶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智慧.docVIP

瑶族传统文化论文南岭山区瑶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智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瑶族传统文化论文南岭山区瑶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智慧

瑶族传统文化论文:南岭山区瑶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智 慧 摘要:从南岭山区瑶族的原始信仰、禁忌、生活民俗和 习惯法、生产方式、乡规民约等方面阐述了传统文化对生态 的保护作用,揭示了瑶族的生态智慧,进一步阐明瑶族生态 观对于现代社会的普世价值及影响. s718.5 ecological wisdom contained in yao traditional culture in nanling mountains yang zhu-quan (college of tourism,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abstract: positive effects of yao traditional culture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was analyz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original belief, taboo, folk customs, custom law, production type and local pledges, etc.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rol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revealed the ecological wisdom of yao people. it further elucidated the influence of yao ecology on the universal values and the modern society. key words: yao traditional culture; ecological wisdom; nanling mountains 南岭瑶族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而当地的传统文化 对生态保护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生态旅游方面也做出了很 大的贡献.瑶族人民生活在大山之中,与大自然建立了深厚 的感情,因此保护自然的意识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本文 以对龙胜瑶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为例,探讨瑶族传统文化对生 态保护的积极影响.通过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 瑶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对生态的影响.在瑶族人的意 识里,生态保护观念在无形中已经形成,世代流传下来的观 念就是“我们住在大山里面,和动物、植物生活在一起,他 们也有生命”,这就造就了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动、植物的 爱护和对大自然的保护.传统文化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 的一面,在禁忌与崇拜上,迷信对人有消极的影响,而积极 的文化则对人们的行为有一定的规范功能,对保护自然生态 与南岭地区的农业生态系统有着实际的作用. 1 研究对象 13 位.文中研究的龙胜瑶族主要是盘瑶和红瑶,都属于“勉” 族系.盘瑶、红瑶是桂北瑶族支系之一.盘瑶是因为信仰祖先 盘王而得名,他们每年举行隆重的盘王节纪念盘王,唱盘王 歌,跳盘王舞,还盘王愿等.而红瑶则因为有了红衣而得名. 这个瑶族支系走过了风风雨雨,因为古老而美丽的红衣闻名 遐迩.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红瑶举办的红衣节盛大而隆重, 引来各方的游客.龙胜瑶族主要分布在龙胜的和平乡、泗水 乡以及三门镇.红瑶则集中在和平乡的龙脊景区内. 2 瑶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2.1 原始信仰形成的生态意识基础 2.1.1 自然崇拜 .在当时的生产力 条件下,人们对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不理解,对许多自然物 和自然力既有所依赖和保持着崇敬的心理,又有所畏惧.他 们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为具有人一样的意志,从而对其敬 拜,以视感激或祈求之情.瑶族人在早期和其他民族一样, 对山、水、石、土地等的崇拜极为普遍.在瑶族地区,桥有 桥神,土有土地神,而猪栏、火塘也有各自的神.特别是沿 河而居的瑶族更加信仰水神,因为水关系着他们生活的每一 个部分,包括农田灌溉、洪涝等方面.对高山、怪石等也都 存在着敬畏崇拜的心理.而土地更是神圣的一部分,因此, 在逢年过节祭拜祖先之时,也祭拜土地公.瑶族的男子通常 会在房屋右上方的位置建一个土地堂,在土地堂的旁边都种 上一棵冬青树,象征着万古长青.人们也很少在它的周围走 动,在那片土地上则会形成一个小生境. 瑶族人对自然物的崇敬,衍生了小孩拜寄自然物为父母 的习俗.某家若孩子难产或者生下来体质较弱时,则被认为 只靠生身父母难以养育成人,需要拜寄某自然物才能茁壮成 长.因此,通过道公或者师公查阅《通书》,即查是缺金、木、 水、火、土5 个属性中的哪一个属性,以决定拜寄某物为寄 父母(刘保元,2007).缺木者,拜寄树木为父母;缺土者, 拜寄大石为父母;缺水者,拜寄河流或泉水;缺火者,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