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义东方探索广播媒体参和公益帮扶之路.docVIP

情义东方探索广播媒体参和公益帮扶之路.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义东方探索广播媒体参和公益帮扶之路

情义东方探索广播媒体参和公益帮扶之路   【摘要】本文从上海东方广播中心东方都市广播的慈善节目《情义东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入手,结合节目组直接发起并参与救助孩子的个体实例和公益行动,论证了广播媒体不仅仅是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平台,还是可以身体力行参与慈善的公益力量。   【关键词】广播 慈善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媒体到底该不该直接参与社会慈善?类似的争论由来已久。质疑媒体或者媒体人直接发起参与慈善行动的论点主要认为:媒体提供平台或者摇旗呐喊,这是必须的,但是媒体自己做项目,由于自己亲身参与就很难做到公平的扶持、报道和推动。慈善应该是“做专业的善事,专业地做善事”,而媒体人的专业是报道和传播,并非专业的民间公益组织。   上海东方广播中心东方都市广播的《情义东方》节目创办于2010年3月,是上海广播媒体中第一个大型纯慈善广播节目,开创了人民广播身体力行助推慈善事业、救助困难群体的先河!   过去的六年,无论风雨,不顾寒暑,每个星期天大家都会通过《情义东方》汇聚爱心、传递温暖。截至2016年底,节目已满316期,讲述了263个暖意融融的爱心故事,介绍了189个能量满满的正直好人、116项丰富多彩的公益行动,展示了82个扣人心弦的儿童救助。   6年来,我们不仅仅依托上海广播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孝老爱亲、爱岗敬业、见义勇为、慈善救助的精神,连续创造公益帮扶节目收听率新高。更身体力行的依托“东广爱基金”凝聚爱心听众、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寻找和救助本市乃至全国急需救助的未成年儿童。2010年3月以来,参与发起救助的孩子个体已将近100个,关心和慰问了数百个孩子,十多个困难群体。为他们募集手术费用和使用善款、物资总额将近400万元!   《情义东方》节目用事实证明:广播公益帮扶节目不仅仅可以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和宣传平台,也可以成为践行慈善理念,实践帮扶行动的公益组织。两者可以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一、做高尚道德的倡导者和正能量的传播者   《情义东方》节目设置初期,救助的对象就有明确的定位:救助那些因贫、因病、因意外而受困的孩子们。但是这个节目定位并不影响我们去发现、了解、讲述、传播那些尊老爱幼、孝老爱亲、爱岗敬业、见义勇为、慈善救助的人和故事。   《情义东方》节目经常以现场直播、嘉宾作客、连线采访、录音报道等形式,把全国各地引人关注、感人至深、影响深远的好人好事报道出去。   2015年6月16日凌晨,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诸新三村14号楼突发火灾,大火瞬间吞噬了整个楼道。住在5楼的26岁小伙王海滨第一个发现火情并挨家挨户敲门叫醒其他11户邻居,火海中打开一楼防盗门,为及时扑灭大火创造条件。邻居们都安然无恙,而王海滨自己却被严重烧伤。王海滨的见义勇为感动了上海,他的伤情更牵动人心。《情义东方》第一时间讲述王海滨见义勇为的故事,在听众中引起巨大反响。   江西宜春白血病患者刘冬秀治疗花去40万元,刚考上江西师范大学的儿子含泪退学,刚刚读初一的12岁女儿放学后送米筹款救母。2015年10月18日,《情?x东方》节目与江西宜春12岁“送米女孩”吴奕连线,在上海引起爱心共鸣,也引起央视等媒体的关注。2015年10月24日,在节目组和上海爱心企业的帮助下,宜春“送米女孩”吴奕顺利抵达上海,探望日思夜想的妈妈。刘冬秀感激地说:“在上海看到了吴奕,真的好高兴,真诚感谢江西和上海媒体及上海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   10岁女孩施佳英在2013年不幸被确诊为肌无力症,也就是“渐冻人”,需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小佳英是个弃婴,养母独自艰难抚养着孩子。面对高昂的生活和护理费用,她虽无力承担却又选择不离不弃地坚守。《情义东方》节目特意在2016年母亲节讲述了小佳英及其养母的感人故事,听友纷纷表示,他们是哭着听完这档节目的。2016年6月21日“世界渐冻人日”关爱活动中,主持人关键带去了他同样10岁女儿所画的一幅名为《隐形的翅膀》的画作送给小佳英,以表达用爱心为这些孩子解“冻”的美好心愿。通过这档节目,将爱心扩散出去,也给那些受到伤害的孩子以实实在在的帮助,“因为我们的努力,或许就将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与此同时,《情义东方》也成为一些受助者寻找爱心人的桥梁。上海的一位好心医生,她的名字叫杨慧,1997年开始资助陕西延安上小学二年级的陈萍,这一帮就是6年。一转眼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陈萍已经长大成人,但是她对曾经帮助过她的好心阿姨杨慧念念不忘,一定要找到她。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只为见上一面,说上一声谢谢。通过《情义东方》爱心听众的帮助,陈萍以闪电般的速度找到了杨慧阿姨,并揭开了一段尘封十年的爱心故事。2015年12月27日节目当中,素未谋面却又情深意重的两个人,在节目电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