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史官和档案管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代史官和档案管理

周代史官和档案管理   摘 要:周王室为了推展政府施政,加强王室的权力,在政治上、组织上建立了一套完备而严密的管理制度。在档案管理的职官方面,以五史为基础的史官掌管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档案,五史以外的史官掌管与其本职有关的档案,   关键词:周代 史官 档案管理      周朝建立之后,随着政府推行政事的需要,国家组织日益周密,政府官员之间文书往来日益频繁,对于档案的需求就更为迫切,掌管档案的史官职权也逐步扩大,地位更受尊崇。在档案管理方面,周朝开始出现较为明确的分工。当时管理档案的主要职官有五史,各有其专门之职责与典藏之档案,档案的分类也依各职官所掌管业务的性质来分类。此一制度可以说是以职官为标准的分类制度。周朝的百官,虽均分别掌管其本职范围内所形成的的档案,但仍是以任用史官为主的官员来管理档案工作。      1 周代史官的来源      1.1 来自于商朝。商朝作为统治中原广袤地区的中央政权,其史官群体自然较周边地区各方国更为庞大。因此,吸收商王朝史官为己服务就成了周统治者的一贯策略。《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殷内史象挚见纣之愈乱迷惑也,于是载其图法,出亡之周”。这里所说的“图法”,便是由太史令、内史一类的史官所管理的档案文献。殷商即将灭亡之时携带“图法”档案来投靠周朝的殷商史官,在周朝取代殷商之后,便挟其专业之知识在王室任职。对这些前来投奔的殷商史官,周统治者极为重视,一方面借机加大准备讨伐纣的舆论宣传,如殷内史象挚投奔武王之后“武王大说,以告诸侯曰:‘商王大乱,沈于酒德,辟远箕子,爰近姑与息。妲己为政,赏罚无方。不用法式,杀三不辜,民大不服。守法之臣,出奔周国’”(《吕氏春秋,先识览》);另一方面授予他们职位,加以重用。如甲辛,“去至周,召公与语,贤之。告文王。文王亲自迎之,以为公卿,封长子。”在“在朝代交替之际,更显示出图书典籍在统治者争权夺位中的重要性,也说明图书档案编纂保管者――史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带着重要的国家档案、地图、户籍等投奔新朝,反映了人心向背,加速了旧王朝的削弱和覆灭。”白川静先生认为:“史官是殷商的遗制。这种工作人员不难构成一个世袭的僚属团体,属于职务,不属于个人。正因为承袭了官职,也就承袭了父亲的僚属。”这样一个世袭的史官集团就形成了,可以说史官中殷系数量相当庞大。   1.2 来自原周方国,周王朝建立以前,虽然是僻居西部的一个方国,但他的政权机构早在古公??父时期就已建立,经过文王的经营而逐渐完备。随着周由方国变成王朝,其原有的政权组织也就作为构筑新政权机构的基本框架而进入新王朝。在这一过程当中,原有的方国史官自然也就一变而成为新兴周朝的史官。如史佚就属于这类史官,他在周王朝建立之后,成了王朝职位显赫的重臣之一。   1.3 西周新任命的史官。西周史官除了以上两种来源之外,还有一些史官不是出自史官世家,但也被王朝任命为史官。如《大史友庸瓦》记载“大史友乍召公宝尊彝”。召公在周王朝任太保一职,他的儿子友却获得了史官的职务,显然这一史官职务不是源于这个家族世代相传,而是周王朝建立之后新任命的,这也是周代史官的来源之一。从中可以看出,史官作为一种专门从事沟通天人的技能之士,在周代已经是通过王的任命产生的,这说明了周代王权政治的日益发展和壮大。      2 周代的五史与档案管理      在最高的国家政权机关中设置“五史”,其主要职权是掌管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文书,并以这些文书推行国家各项政令,实现王室对国家的统治,也就是周礼天官冢宰中说的:“史官掌书以赞治”。可见五史虽职权范围各异,但都不离记录时事,起草文件,掌管文书档案这些基本任务。   2.1大史。“大史”,亦作“太史”,史官之长,常见于周代文献和铜器铭文。《礼记?曲礼下》等史籍记述:“天子建天官,先建六大,日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其中负责档案业务的主要职官是大史。大史掌管起草中央政府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实,保管国家典籍,同时也负责天文、历法和祭祀,是周王朝中职位显赫的官职。大史的业务职能较多,保管档案是其重要职责之一,同时也负责起草国家一级的法律性文书,有“六典”、“法”、“则”、“约剂”等。其中“六典”、“法”、“则”为大宰所建之国家基本法规档案。“约剂”为契约档案,大史及天、地、春、夏、秋、冬六官皆有所存。大史关于文书档案工作的执掌有下列几种:   2.1.1 秉笔记事。大史要负责记录国家重大事件。《左传》宣公二年记载“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当然除了国家大事之外,对于一些民间的社会性事务,大史也负有将其登录成档的责任,这在西周铜器铭文中有详细记载。   2.1.2宣读册命文书。册命是周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