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教育非货币化收益和溢出效应研究.docVIP

我国农村教育非货币化收益和溢出效应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农村教育非货币化收益和溢出效应研究

我国农村教育非货币化收益和溢出效应研究   摘要:教育不仅有货币收益而且有巨大的非货币收益和溢出效应,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梳理解读分析,针对农村家庭的农村教育情况,创新性地把教育的非货币化收益和溢出效应分为个人、家庭、村庄和农村社会四个层次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农村教育;非货币化收益;溢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1   一、导言   教育的非货币化收益和溢出效应是基于非市场化视角,从受教育者本人、亲属及社会带来的精神层面、身心健康、社会文明公平等方面的收益。[1]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教育的社会收益分为直接部分和间接部分。本文将从教育的个人、家庭、村庄及社会角度进行分析。   二、受教育个人非货币收益研究   (一)非货币化收益与货币收益的分离。早期教育的货币收益与非货币收益往往夹杂在一起,难以进行分离[2]。哈夫曼和沃尔夫首次把教育的非市场效应分离出来,认为在剔除价格指数、矫正通货膨胀率后,教育的市场收益和非市场收益大致相等。   (二)各阶段教育的非货币化收益。麦克马洪深入对各个职业和学历层次的非货币收益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认为高等教育平均的私人非货币收益率为7%,其中自雇者最高,为19%,管理人员的约为14%,医生和律师的非货币收益率分别为13%和12%。   (三)个人非货币化收益种类分析   1.富有娱乐消费价值。青春、丰富的校园生活是多数受教育者宝贵的回忆和财富。教育的娱乐消费价值来源于学习新知识带来的愉悦以及参加学生社团文体活动带来的满足。   2.带来更多健康。教育对于健康的影响有主观和客观两个因素。受教育较多的人寿命更长。教育给个人带来更多健康卫生知识。工作环境危险程度低利于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3.形成理性储蓄行为。调查数据显示,教育程度越高,在理财能力方面越强。他们能够更好地计划和预算,购买理财产品,为未来做存储和投资。   4.具备升学进修潜力。教育的非货币收益按效益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消费型和投资型。一类是受教育后马上能使用的非货币收益,如升大学就是对高中教育的非货币收益的消费。第二类是在未来才会体现出来的各种非货币收益。   5.提高消费选择效率。受教育程度越高,在消费选择上更为理性、针对性,效率更高。例如受教育者购物时利用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比受过较少教育者更充分。   三、受教育者家庭的非货币收益   1.利于家庭幸福。许多人认为最美最纯的爱情在校园,感情最深的是校园走出来的情侣。据调查显示,一个妻子受的教育会使她丈夫的年收入提高约3.5%,能够积累更多家庭财富。[3]教育对家庭幸福有贡献,有助于在婚姻市场上找到更接近于理想的配偶。   2.保持合理家庭规模。20世纪七八十年大量研究表明,教育程度越高,出生率越低。对于女性而言,教育相比其它任何单独变量与生育有着更强烈的和更持续的反向关系,男性教育也有同样的反向作用,但程度约是女性三分之一。   3.给子女更多更好教育。莱博维茨利用人力资本的家庭生产模型,发现母亲的教育对儿童的学前培养会极大地提高儿童的智商。受过教育的家长对其子女的认知、发展和引导有促进作用。妻子所受学校教育较之丈夫所受学校教育着更大的积极影响。   4.帮助家庭成员。对于能力较低、家庭背景较差的人,其非货币收益的价值更大。从山沟里飞出的“凤凰男”,毕业后在城市工作将会帮助家庭成员融入社会,接受培训、更新观念,找到工作。   5.提高家庭迁移能力。教育有助于农村个体克服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障碍。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其跨越职业代际效应,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最大。   四、受教育者对村庄的溢出效应   1.帮扶引导效应。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指出:一个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对他周围的人会产生更多的有利影响。有研究表明,在乌干达一个农夫如果他周围农夫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一年,他自身农业产值也会提高4.3%。   2.模范带动效应。受教育者对于身边邻近人员有鲶鱼效应。大学生衣锦还乡、带头发家,引起群起效仿,向榜样学习。创业教育对创业者身边人员的知识溢出效应是正相关的。创业成功为受教育者的身边人员提供更多就业。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质学校数量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高校与地方是互动互利的,例如大学科学园、大学城,教育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大学城对周边配套的需求,将会带动该区域发展。   五、对于农村社会外部的溢出效应   1.促进阶层流动和社会稳定。教育促进阶层流动,缓解社会矛盾。科举制度促进古代阶层流动起着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能够维持几千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2.社会筛选机制的配置效应。教育通过筛选、区分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