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恒的绿色丰碑.doc
PAGE
PAGE 2
永恒的绿色丰碑
—塞北林场沽源分场巡礼
王行成
在沽源县沿坝的六个乡镇的崇山峻岭上,横卧着一条绿色巨龙。它东起长梁乡的十里山,西至莲花滩乡的西坝村八塔沟,绵延百余里,宽幅50里,这就是沽源人民历时10多年,数万人年复一年精心造林,打造出的塞北林场绿色长城。
塞北林场是现在的名称。它是由前身的 “三北防护林” 、“首都周围绿化工程”承接而来的。如今这条绿色长城开始显现它的功能和威力,逐步兑现着决策者、建设者的初衷。它开始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挡风固沙,治沙止漠,把清风净水送入京津。这条绿色巨龙,以它震撼心灵的雄姿吸引着四方游客、各级官员来一睹它的芳容。
塞北绿长城的营造,使几代人的梦想变为现实,让荒山大漠化为了神奇。在它的面前,我们有的是震撼,有的是感慨,有的是赞叹,有的是心灵的净化。笔者曾三次观览塞北林场沽源境内绿长城,每一次都是那么迫不及待,每一次都是那么心旷神怡,每一次都是那么感慨良多,每一次都是那么浮想联翩。啊!塞北绿长城,对于你,我不得不追忆你的成长历程,不得不为你大书特书,不得不为你尽情赞颂,不得不把你载入史册!
(一)
记得那是2005年7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人大常委会视察塞北林场沽源分场林业工程,分场负责人陪同视察并作向导。那也是我第一次去看塞北林场工程。十部越野车载着省、市、县人大代表,县常委会部分委员一同前往。
晨曦中,车队出县城东南行60华里来到长梁乡政府所在地。再往东南行约15里就来到工程最东端大干沟营林区。一路上,代表们带着几分企盼,带着美好心情观赏着沿途匆匆掠过的麦、黍、豆、麻各类庄稼和条条块块林带,渴望尽快见到绿长城的心情溢于言表。来到山脚下,阴坡的人工林带映入眼帘,墨绿色的块块片林被轻纱般雾霭笼罩着,仿佛含羞待揭盖头的新娘,婀娜多姿而又有几分神秘感。
车队沿林间山路蹒跚爬行。路两旁是齐腰深的蒿草、灌木丛。摇下车窗,一股清新的空气夹带着花草的芳香迎面飘来,沁人心脾。大家大口呼吸着这天然氧吧的空气,神智为之一爽。不到10分钟时间,车队便穿行在绿色长廊中。太阳爬了上来,把它那柔和黄红的晨光投射到丛林里。车队行进在斑驳点点的光影之中,忽明忽暗。这时我们的教师代表突然触景生情,高声吟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一位人大副主任把毛主席词句接了上去,引得大家舒心地大笑起来。啊!我们终于走进这绿色王国,又仿佛穿行在时光的隧道,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二)
正当我们沉浸在赏景、对诗、笑语串串的欢乐之中,车队已爬到了一座山顶上停了下来。我们下了车,一座凉亭出现在眼前。凉亭建造简洁精巧,美观大方。亭中一碑矗立,正面为市人大主任王权题写的“塞北绿长城”,背面碑文记载了大干沟营林区基本情况。代表们围拢过来,听场长给我们介绍塞北林场建设过程。
原来塞北林场项目是河北省重点工程——“再建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之一,是邹家华副委员长1998年视察河北省林业建设成就后提出的。项目建设的宗旨是:在张、承两地的坝头沿线的河流源头地带和风沙区集中实施人工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建设京津生态屏障,逐步控制项目区内风水危害和水土流失,抵御风水南侵京津,保护首都水源、水质,改善京津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和造福当地人民。
塞北林场项目区位于张家口坝头一线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33公里(其中沽源境内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25公里)。工程整体规划198万亩(其中沽源境内80万亩)。
该项目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有林面积少、水蚀沙化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塞北林场计划用15年的时间,走发展与保护相结合,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造林工程与附属设施相结合的路子,营造生态防护林198万亩,使该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9.12%。
一期工程计划5年时间(1999年—2003年)造林32万亩(其中沽源30万亩),二期工程(2004年—2010年)共78万亩(其中沽源24万亩)。逐步达到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为当地增资源、拓财源之目的。该项目1999年开始建设,经过连续4年的奋战,提前一年完成了一期规划任务。二期工程正分布实施中。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一、二期工程的局部——大干沟营林区。
当问及凉亭建设时,场长介绍说:凉亭是2000年建的。当初,一来用碑文记录下大干沟营林区的基本情况;二来发挥其瞭望看护林区的功能。护林管护人员站在这个望火亭上,四处瞭望,查看火情,查看有无人畜在破坏林地。一旦发现险情,可以迅速赶往现场处置。可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的视察,游客的造访,该凉亭又有了观赏领略风景的功能。
听完介绍,大家无不为之震撼和感动。短短的几年里,这样浩繁宏大的工程,在沽源人民手中提前完成,创造了人间奇迹。我们大家驻足高山之巅,眺望着山前坡后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