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珠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PAGE 6 PAGE 2 行业文档 (word可编辑版) ICS 67 ICS 67.140.10 X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GB/T ×××××—×××× 珠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珠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Technique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ing and manufacturing of Gunpower tea (征求意见稿) ××××-×× ××××-××-××实施 ××××-××-××发布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 GB/T ×××××-××××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有关规则进行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茶叶集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新昌县茶叶总站、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大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陆***、孙**、王*、毛**、胡**、明*、龚**、***、伊** GB/T ×××××-×××× 珠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珠茶的生产加工基本条件、加工工艺流程、初加工工艺技术、精加工工艺技术、质量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珠茶的生产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SB/T 10035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H/T 1076 -2012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GH/T 1077 -2012 茶叶加工加工技术规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珠茶 Gunpowder tea 采用适制品种的茶树芽叶及嫩茎,按本标准第5章工艺,经初加工和精加工后制成的圆珠形炒青绿茶。其成品茶分为珠茶、雨茶、碎茶和秀眉四个花色。 3.2 小锅 珠茶初加工特有的工序,将二青叶成圆,散发水分。 3.3 对锅 珠茶初加工特有的工序,促进茶叶成形。 3.4 大锅 珠茶初加工特有的工序,完成茶叶成形和干燥。 3.5 筛号茶 用平面圆筛机分出的各孔茶叶,筛号茶以筛底命名。 3.6 在制品 毛茶在精加工过程中的各筛号茶。 3.7 半成品 完成精加工各工序待拼配入库的茶叶。 3.8 保质茶 为调剂各级成品品质的优质茶。 3.9 生取 毛茶不经过烘炒而直接分筛、风选的精加工流程。 3.10 熟做 在制品经过炒车工序后提取各级筛号茶的精加工流程。 3.11 火功 炒车作业时,茶叶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作用下产生不同的香气、滋味、色泽的程度。 3.12 紧门 用抖筛机(雨茶)或园筛机(珠茶)筛分茶叶粗细(大小)的作业,使产品符合商品茶的外形规格。 3.13 拣剔 拣去非茶类杂物、茶籽和茶梗。 3.14 匀堆 将本级的各档半成品匀混成符合要求的成品。 4 生产加工基本条件 鲜叶原料的种植、采收和贮运,及加工的场所、人员、机具等珠茶生产加工基本条件应分别符合GH/T 1076-2012和GH/T 1077 -2012的规定。 加工工艺流程 初加工工艺流程:杀青—揉捻—二青—小锅—对锅—大锅 精加工工艺流程:生取熟做—分路取料—炒车—拣剔—紧门—匀堆 6 初加工工艺技术 6.1 鲜叶验收与摊放 6.1.1 鲜叶质量与分级应符合珠茶产品级别的标准要求。 6.1.2 鲜叶进厂应分级验收,分别摊放,晴天叶与雨(露)水叶分开,上午采的与下午采的分开,不同嫩度、不同品种的芽叶分开。 6.1.3 鲜叶摊放场所应清洁卫生、阴凉、空气流通、不宜阳光直射。摊青时间掌握4h~6h,摊青后的鲜叶应及时初加工。鲜叶与各工序制品均应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 6.2 杀青 6.2.1 6.2.2 6.2.3 杀青技术应掌握投叶量、锅温及闷炒时间。84型锅式杀青机每锅以7kg为宜,锅温达到360℃时投入鲜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