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农业英才奖评选办法-辽宁农垦局
附件2
第六届中华农业英才奖
候选人推荐书
候选人姓名: 许 雷
专业技术职称: 研 究 员
从 事 专 业: 水稻育种与高产栽培
所在工作单位: 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申 报 类 别: 应 用 研 究 类
推 荐 单 位: 辽 宁 省 农 垦 局
农业农村部人事劳动司印制
2018年度
- PAGE 9 -
一、基本信息
姓 名
许雷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47-10-21
民 族
汉
党 派
民盟
籍贯
辽宁省盖州市
出生地
辽宁省盖州市
工作单位
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从事专业
水稻育种
与高产栽培
通讯地址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兴盛路483号
邮政编码
124200
单位电话
0427-6960988
住宅电话
无
手 机传 真
0427-6962874
电子信箱
zhongguoshuidao@126.com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员
是否院士
否
二、主要学历(从大专或大学填起,六项以内)
起 止 年 月
单 位
专业
学 位
1963.09至1966.07
辽宁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农学(大专)
三、主要经历(十项以内)
起 止 年 月
工 作 单 位
职务/职称
1966.09至1968.10
辽宁省盖县团甸公社
农业助理/技术员
1968.10至1969.05
辽宁省岫岩县大营子公社革委会
生产组长/技术员
1969.05至1970.01
辽宁省丹东市农业科研所教学连
排长/技术员
1970.01至1970.09
辽宁省岫岩县大营子公社革委会
生产组长/技术员
1970.09至1972.06
辽宁省营口县旗口公社革委会
生产组长/技术员
1972.06至1982.08
辽宁省营口县水源五七农业大学
主任/教师
1982.08至1985.05
辽宁省营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站
站长/农艺师
1985.05至1995.01
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水稻育种室
主任/研究员
1995.01至今
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原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总公司)
董事长/研究员
四、主要学术团体兼职(六项以内)
起 止 年 月
学术团体名称
兼 职 职 务
2003.12至今
辽宁省民营科技企业协会
副会长
2004.11至今
辽宁绿色经济研究会
副会长
2004.11至今
辽宁省企业文化联合会经济理事会
副理事长
2011.04至今
辽宁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会
副会长
2005.12至今
辽宁省盘锦市种子协会
理事长
2016.08至今
中国有机稻联盟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
五、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或推动农业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限2500字)
许雷一直在农业科研第一线从事水稻研究40余年,在粳稻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研究上取得多项重大创新成果。他先后主持选育出生产应用的水稻、旱稻、特种稻新品种(系)95个,其中8个国审,21个省审。成果中: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二等奖6项;省政府科技三等奖8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5项。品种中:有1项获国际最高金奖;2项获优质米水稻品种国际名牌产品奖;1项获国家优质米水稻品种金奖、3项获银奖。新品种累计推广1.9亿多亩,增产稻谷110多亿公斤,增收人民币280多亿元。
(一)创造耐盐高产粳稻新品种,取得耐盐选择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针对我国沿海及盐碱地稻区急需耐盐高产品种的重大科技难题,将耐盐、高产、优质、多抗作为主要育种目标;创新提出在多个品种中加大耐盐选择压的研究思路,进行耐盐性鉴定和选择,再在耐盐品种中进行强耐盐单株的鉴定和选择,连续提高选择强度,并采取盐胁迫下的定向培育和选择的技术路线,同步进行高产和优质的选育,从而育成了具有耐盐、高产特色的国审稻辽盐2号等新品种。
辽盐2号返青期耐盐力为CL-1.5‰、全盐3.6‰;生育中期为CL-2.5‰、全盐5.2‰;生育后期为CL-2.5‰、全盐5.1‰。分别比普通品种提高72.50%、67.50%,122%、115%,66.70%、64.50%;一般亩产550~850kg,比同熟期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最高亩产1109.5 kg(新疆)。在辽宁、华北及西北适宜稻区推广,累计种植3500多万亩,增产稻谷17.5亿kg,增收经济效益26亿多元。该品种耐盐、高产创新性居国际领先水平,1990年获国家重大发明三等奖。
(二)创新培育高产优质粳型糯稻新品种,糯稻选育理论获重大突破
许雷根据同熟期的粳型非糯水稻品种产量要比粳型糯稻高许多的实践经验,他根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动物解剖及器官识别技能竞赛规程-重庆三峡职业学院.DOC
-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生物.PDF
- 2013年浙江中职酒店专业技能比赛客房理论口试.DOC
- 2013年纵向课题立项一览表.DOC
- 2013金氏脉学培训班培训手册-金伟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DOC
- 2014中国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技术论坛-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DOC
- 2014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计划书-山东医院感染管理.DOC
- 2014地理科考前指导140605迟建伟.PPT
-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辽宁职业院校大赛网.DOC
- 2014年增值电信业务统计指标解释-云南通信管理局.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