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几种常中式腌腊肉制品的加工.docVIP

第二节 几种常中式腌腊肉制品的加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几种常中式腌腊肉制品的加工

第二节 几种常见中式腌腊肉制品的加工?? 一、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产于浙江省金华地区,最早在金华、东阳、义乌、兰溪、浦江、永康、武义、汤溪等地加工,这8个县属当时金华府管辖,故而得名。金华火腿又称南腿、贡腿,素以造型美观,做工精细,肉质细嫩,味淡清香而著称于世。相传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已畅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等地,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上荣获一等优胜大奖。1985年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质奖。 金华火腿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于世,它的优良品质是与浙江金华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特点、猪的品种以及腌制技术分不开的。 首先,金华火腿所选用的猪种为金华猪,尤以“两头乌”为代表。它是我国最名贵的猪种之一,这种猪生长快、头小、脚细、皮薄肉嫩、瘦肉多脂肪沉积少,适于腌制。其次,金华火腿的加工工艺精湛。整个加工过程中,从选料、腌制、洗晒、发酵、整形至分级保管等方面,均有系统的程序和正确的操作方法,特别是腌制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另外,金华火腿产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十分适合火腿的发酵,这些也是其它地区难以具备的。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修割腿坯→腌制→浸腿→洗腿→晒腿→整形→发酵→修整→落架堆叠→成品 ? 2.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 选择金华“两头乌”猪的鲜后腿。腿坯重5~7.5kg,平均6.25kg左右的鲜腿最为适宜。过大不易腌透或腌制不均匀;过小肉质太嫩,腌制时失水量大,不易发酵,肉质咸硬,滋味欠佳。 (2)修割腿坯? 修整前,先用刮毛刀刮去皮面上的残毛和污物,使皮面光滑整洁。然后用削骨刀削平耻骨,修整坐骨,除去尾椎,斩去脊骨,使肌肉外露,再把过多的脂肪和附在肌肉上的浮油割去,将腿边修成弧形,腿面平整。再用手挤出大动脉内的淤血,最后使猪腿成为整齐的竹叶形。 (3)腌制? 腌制是加工火腿的主要工艺环节,也是决定火腿加工质量的重要过程。根据不同气温,恰当地控制时间、加盐数量、翻倒次数,是加工火腿的技术关键。 腌制火腿的气温对火腿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根据金华地区的气候,在11月至次年2月间是加工火腿的最适宜的季节。温度通常在3~8℃,腌制的肉温在4~5℃。是前三次,其余四次是根据火腿大小、气温差异和不同部位而控制盐量。在上盐的同时进行翻倒。每次上盐的数量与间隔时间视当时气温而定。总用盐量约为腿重的9%~10%,约需腌制30~40d。 每次用盐的数量是:第一次用盐量占总用盐量的15%~20%,第二次用盐量占总用盐量的50%~60%,第三次用盐量变动较大,根据第二次加盐量和温度灵活掌握,一般在15%左右。 ①第一次上盐(上小盐,俗称出血水盐):? 目的是使肉中的水分、淤血排出。将鲜腿肉面上敷一薄层盐,并在敷盐之际在腰椎骨节、耻骨节以及肌肉厚处敷少许硝酸钠。然后以肉面朝上重复依次堆叠,并在每层之间隔以竹条。在一般气温下可堆叠12~14层,气温高时少堆叠几层或经12h再敷盐一次。这次用盐以少而均匀为准,因为这时腿肉含水分较多,盐撒多了,难停留,会被水分冲流而落盐,起不到深入渗透的作用。 ②第二次用盐(上大盐):? 在上小盐的24h后进行第二次翻腿上盐,此次加盐的数量最多。在上盐前用手压出血管中的淤血,并在三签头上略放些硝酸钾。把盐从腿头撒至腿心,在腿的下部凹陷处用手指粘盐轻抹,用盐后仍按顺序整齐堆叠。 ③第三次用盐(复三盐):? 在第二次上盐后3d进行第三次上盐,根据鲜腿大小及三签处余盐情况控制用盐量。火腿较大、脂肪层较厚、三签处余盐少者适当增加盐量;火腿较小时只需稍加补盐。上盐后重新倒堆,上、下层互相调换。 ④第四次用盐(复四盐):? 第三次上盐后7d左右进行第四次用盐。目的是经上下翻堆后,借此检查腿质、温度及三签头盐溶化程度,如不够量要再补盐。并抹去粘附在腿皮上的盐,以防腿的皮色不光亮。 ⑤第五次用盐(复五盐):? 又经过7d左右,检查三签头上是否有盐,如无盐再补一些,通常6kg以下的腿可不再补盐。 ⑥第六次用盐(复六盐):? 与复五盐完全相同。主要是检查腿上盐分是否适当,盐分是否全部渗透。 经过第六次上盐后,腌制时间已近30d,小只鲜腿已可进行下一步的浸腿工序,大只鲜腿进地第七次腌制。 从腌制的方法上看,金华火腿的腌制口诀可总结为:“头盐上滚盐,大盐雪花盐,三盐靠骨头,四盐守签头,五盐六盐保签头”。 在整个腌制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须按批次用标签标明先后顺序,每批次按大、中、小三等,分别排列、堆叠,便于在翻堆用盐时不致错乱、遗漏,并掌握完成日期,严防乱堆乱放。4kg以下的小只鲜腿,从开始腌制到成熟期,须另行堆叠,不可与大、中腿混杂。用盐时避免多少不一,影响质量。 上述翻堆用盐次数和间隔天数,是指在0~10℃气温下,如温度过高、过低等情况,则应及时调整翻堆和用盐的次数。 抹盐腌腿时,要用力均匀,腿皮上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