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晶间腐蚀机理的试验及模拟研究-表面技术.PDF

黄铜晶间腐蚀机理的试验及模拟研究-表面技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铜晶间腐蚀机理的试验及模拟研究-表面技术

表面技术 第47 卷 第 8 期 ·244 · SURFACE TECHNOLOGY 2018 年8 月 黄铜晶间腐蚀机理的实验及模拟研究 1 2 3 3 3 1 杨志勇 ,李明哲 ,郝义磊 ,刘凯俐 ,司慧玲 ,刘冬梅 (1.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乌鲁木齐 830011;2.天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 工程系,天津 300072;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摘 要: 目的 为了探究黄铜在含氨介质中的晶间腐蚀加速试验方法,明确黄铜中 Zn 含量对晶间腐蚀敏感 性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方法 采用电化学方法加速实现了黄铜表面的晶间腐蚀过程,利用 XRD 和金相显微 镜分析腐蚀产物及表面形貌,对比分析H70 和H80 黄铜的晶间腐蚀规律。使用Materials Studio 中的DMol3 + 模块模拟NH 和NH 在H70 和H80 黄铜晶界表面的吸附和反应过程,对比腐蚀粒子在黄铜表面的吸附规律 4 3 和反应能垒,揭示黄铜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机理。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在NH4Cl 溶液中,以100 倍自腐蚀电 流密度恒电流处理的黄铜,在4 h 内能够发生明显的晶间腐蚀。黄铜晶间腐蚀的产物主要为铜氨络合物和锌 + 氨络合物,H70 黄铜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大于H80 黄铜。模拟研究表明,NH Cl 溶液中的NH 会优先在黄铜 4 4 + + 表面的晶界处发生物理吸附,随后NH 跨越 1.15 eV (H70 )和1.17 eV (H80 )反应能垒分解为NH 和H , 4 3 其中NH3 优先吸附于晶界中偏析的Zn 原子顶位形成络合物,其次与晶界的Cu 形成络合物,H70 晶界中的 Zn 含量更高,因此 H70 的晶间腐蚀敏感性更强。结论 通过电化学恒电流处理法将黄铜的晶间腐蚀发生时 间从7 d 减少到4 h ,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和腐蚀产物分析确定了黄铜在NH4Cl 溶液中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 关键词:黄铜;晶间腐蚀;电化学法;第一性原理 中图分类号:TG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60(2018)08-0244-07 DOI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8.08.033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Study on Intergranular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