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和山西民间信仰之比较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和山西民间信仰之比较研究

福建和山西民间信仰之比较研究   摘要:民间信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拟对山西和福建两省的民间信仰作一比较,探讨这种差异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原因,并试图从中得出中国民间信仰的共性特征。   关键字:福建;山西;民间信仰;比较;差异;原因      所谓民间信仰,一般是指区别于正统宗教(如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外的、在民间自发形成的多神崇拜,是民间思维观念的习俗惯例。民间信仰是社会风俗、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了解民俗、了解传统社会文化面貌有着重要意义。   民间信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而灿烂的信仰与崇拜民俗。中国地域广阔,民间信仰也显得复杂多样。本文拟对山西和福建两省的民间信仰作一比较,探讨这种差异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原因,并试图从中得出中国民间信仰的共性特征。      一、两省民间信仰的差异      1、寺庙数量上的悬殊   福建民间信仰源远流长,至迟在40000年以前就产生了原始宗教,此后,福建民间信仰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好巫尚鬼”的传统,这里不但神灵众多,寺庙丛立,而且几乎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角落都有鬼神的存在。《泉州市区寺庙录》中指出,“在市区7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2个农场、1个乡约60万人口中,有636个民间信仰神庙,共祀182个主神(截至1996年6月统计数字),可见福建民间信仰之盛。”   山西祠庙分布也相当广泛,但较福建省数量而言,则逊色许多。据《山西通志》记载,明清之际,山西各地神有神祠,山有山祠,水有水祠,县有名人先贤祠,村有宗祠、支祠,祭祀的对象从自然崇拜时的山神、水神、天神、地神,到祖先崇拜时期的英烈先贤,直到普通的家族尊长。祠堂建筑从宏伟的宫殿式,到普通的民居式,从楼阁,到窑洞,从唐宋元明清建筑形式,到现代建筑风格,无所不有。关于寺庙的数量,光绪《山西通志》另载:以娘娘庙为例,晋北13座,晋中26座,晋南13座,相当密集。按照赵世瑜的研究“相对来说,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民间信仰受官方意识形态影响较大,地方文化传统的独立性没有那么强,因此表现出来一种相对统一化和单一化的特点”似乎可以证实这一点。      2、民间信仰的辐射的差异   福建民间信仰在明代以后,不但在福建本土进入兴盛阶段,而且还随着移民向福建境外辐射。主要的辐射区有两个:一是东渡台湾海峡,传播到我国台湾省。至今在台湾民间信仰中,大多数是从福建传去的。二是跨越南洋,传到东南亚各国,至今凡是闽籍华侨居住的地方,必有香案供奉故乡的神灵。《重纂台湾府志》记载,乾隆初年,台湾各地庙宇数统计,排在前五位的是:保生大帝、关帝、观音、天妃(妈祖)、元帝(玄天上帝),这五位神佛,福建籍的地方神占2个,其他3个佛也是由福建信徒奉祀入台,从这个统计看出,乾隆年间台湾社会民间信仰的对象几乎是福建民间信仰的翻版。《天后宫在马来西亚各地》中记载,坐落在吉隆坡惹兰赛卜都拉路的天后宫,建于1981年至1985年,这座天后宫富丽堂皇,巍峨壮观,占地10华亩。现在已成为旅游者参观瞻仰的官庙胜地。由上可见,福建民间信仰对台湾省以及东南亚民间信仰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山西民间信仰,以关帝信仰为例,关帝即关羽,字云长,解州(今山西运城)常平乡人。关帝信仰遍布神州大地,几乎每一部府志、县志都有“关帝庙”、“关公庙”的记载。清代中期,仅紫禁城内,拜祀关公的庙宇,便多达116座。清代,随着统治势力不断向边疆推移,关帝信仰也迅速蔓延到东北、蒙古、新疆、西藏、台湾、香港、澳门。到了近、现代,逐渐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先是,传到朝鲜、日本、流求国(今日本冲绳县)、越南、马来西亚等海外国家。侨居东南亚的华人之中,对于关公的崇拜和祭奉,非常普遍。后来随着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闯荡世界,关公信仰也随之遍布全球。“关公庙貌遍天下,五洲无处不焚香”。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关帝庙3万余座,仅日本和马来西亚就有关帝庙1000多座。1999年,马达加斯加印发了大量关公画像的邮票。2000年,印度还在兴建大型关公公园。可见关帝信仰影响之大,但是,山西民间信仰除关帝信仰在全国乃至海外有重大影响外,其他的信仰,如尧舜禹崇拜比较古老,不甚有影响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福建民间信仰无论从寺庙数量,还是辐射范围,都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这都不是山西民间信仰所能比肩的。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两省民间信仰差异的形成原因。      二、两省民间信仰差异原因探究      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历史上北方地区其经济方式长期处于一个以农耕为主的状态,尤其是山西处于一个地理位置相对闭塞之区,北部出长城与阴山大漠相连,南部黄河、中条山与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