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二十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第二十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第一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第一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第一节 概述
自金融业出现,金融风险就相伴而生。两者形影相随,历经几个世纪。 世纪
! #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进程的加快,金融风险也在不
断累积。 世纪 年代以来,相继发生了震撼世界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年)、亚洲
! $ %$$
金融危机( 年)、俄罗斯金融危机( 年)和巴西金融危机( 年 月 年
%$$’ %$$# %$$# # ( %$$$ %
月)。其中尤以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最为严重。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大量的
银行倒闭或被迫合并。银行在经济动荡中为什么会表现出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银行在
经营中面临哪些风险,应如何防范与控制?这些问题已愈来愈受到众多学者、银行界人
士和金融管理当局的重视。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减少
和降低银行体系运行的不稳定性,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金融风险的理论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
风险一般被定义为潜在的亏损,或出现亏损的可能性。金融风险一般指因种种主
观或客观原因导致的金融领域一系列矛盾显露、激化,进而对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造成
破坏与损失的可能性。
这里所指的金融风险包含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宏观方
面的因素引起的,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可能性,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政
策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或其它投资主体由于决策失误、经营管理不善、
违规经营或债务人违约等微观因素引起的,导致个别或部分金融机构(或其它投资主
— %!)$ —
第二十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体)的金融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从定义上说,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是有所区别的。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体系出现
严重困难乃至崩溃,表现为所有的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各种金融资产价格
暴跌,金融机构陷入严重困难并大量破产,对实物经济的运行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而
宏观金融风险指的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二)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理论与假说
! 马克思的理论
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风险是普遍存在的,有些是由于金融
市场交易者的不正当及违规、违法行为引起金融动荡,但更多的是由于金融市场机制本
身的问题而引起的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马克思很早就在《资本论》中指出了金融危
机产生的原因。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独立的货币危机,另一种是作
为现实危机(即指经济危机)尖锐化结果的金融危机。马克思对后一种金融危机的产生
原因作了深刻阐述。马克思指出,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伴随物,经济危机又是资本主
义社会内在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危机好像只能由各个部门生产的不平衡,由资本家
自己的消费和他们的积累之间的不平衡来说明。而实际情况却是……一切真正的危机
的最基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
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追
逐利润的本性使得资本家拼命扩大生产规模,在没有计划约束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信用
的促进下,生产可以得到无限地扩大,而社会公众的购买力是有限的,因此,资本主义生
产扩大的无限性与社会公众支付能力的有限性发生了矛盾,这时,只有靠市场才能强制
性地使社会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马克思尖锐地指出,信用在过度投机中发挥了杠杆
作用,“如果说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那只是因为按性
质来说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在这里被强化到了极限”。信用不仅加剧了部门之间、
企业之间的不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