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百家争鸣复习重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家争鸣复习重课件

1.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文化觉醒的基本条件是(??? ) 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形成 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诸侯争霸对人才的需求 D.社会大裂变对文化的破坏 2.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妹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3、“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封建经济的发展 B.私学大量兴起 C.战国七雄割据混战 D.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 什么是仁? 6、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思想核心是 A、“仁” B、“仁政” C、“理学” D、“心学” 7.、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 ①“仁者,爱人”②“无为而治” ③“兼爱”④“克己复礼” ⑤提倡“仁政”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 8、“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下列对孔子“仁”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仁”包含了民本思想,包括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 ③“仁”就是孔子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④“仁”完整地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调节人际,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10.2011年1月12日,高达9.5米的孔子像树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右图)。对于孔子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孔子的政治思想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B.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C.孔子的哲学思想为今天的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 D.孔子的世界影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1、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 12. 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13. 孔子政治主张中的核心内容在其教育思想上的最主要体现是(??? ) A.“中庸之道”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创办私学 14. 最能体现“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法律制度中,礼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观点的是 A.“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B.“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 C.“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 D.有“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 15. 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 A.礼B.仁C.中庸D.德治 11、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与其“贵贱有序”的政治主张有矛盾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学而不思则罔 D.知之为知之 16、孔子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