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期末阅读复习的几点做法.doc

五年级语文期末阅读复习的几点做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语文期末阅读复习的几点做法

五年级语文期末阅读复习的几点做法 青岛鞍山二路小学 张 青 到了小学高年级,由于阅读在考试中占的分数比重较大,因此老师们在复习时都格外重视,做了很多练习,着实下了不少力气。以课内阅读为例,大多数老师习惯于找出整册教材中重要的段落,然后想方设法出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反复地做,甚至一些如“此时如果你站在钱塘江大堤上,你会说些什么?“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战士们会想些什么?”之类开放性的问题,也给学生统一订正答案,要求学生熟记于心。这样的复习,老师劳心劳力——选文、出题、批阅一手包办;学生疲惫不堪——抄写、背诵、测试机械重复,而且旧知识的简单再现使学生产生不了新鲜感,被动地参与难以激发学习的内动力,“在复习中梳理相关的学习方法,学会学法迁移应用。”的阅读复习目标就难以实现。 因此,在怎样上好阅读复习课上,我也动了一些心思: 三个准备: 1、、教师通览整册教材,回顾本学期的阅读教学目标和金钥匙涉及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充分利用好课后的思考练习,将不同类型的文章、不同的练习要求归归类,然后,有的放矢地设计复习内容和练习形式,既要在四年级的阅读练习水平上有所飞跃,又要避免脱离课标、课本的阅读拔高。 我梳理了一下,大致有这么几类: 一类,是整体感知课文,从整体把握文章的问题:◆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学习写提纲笔记、学习写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比较事物、人物心情前后的变化。◆了解过渡段、全文中心句的作用。◆体会文章题目的含义。 另一类,是品词品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及表达方法的问题:: ◆按要求画出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人物的语言等,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体会用词的准确。◆按要求回答问题。◆学习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实例四种说明事物的方法,感受这样写的好处。◆了解分号的用处。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检查: 1)本学期你掌握得较好的阅读方法有哪些? 2)你还有哪些不明白、哪些需要进一步提高的? 结合学生在本学期阅读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个人找出自己阅读能力的薄弱点,师生可以共同有针对地选择、确定重点复习内容,有所偏重,以便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3、翻看一下平时练习中的阅读题,看看出题的类型,学生平时错在什么地方,是答题不完整而失分,还是答题思路有偏差?找出错误原因之后,复习时注意重点提示、纠正。 在此基础上,以人手一本的语文书为凭借,,在立足于课内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课外阅读》做拓展,设计好一节课的复习内容,巩固阅读方法。 例一:本节课的目标为:巩固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和写小标题的方法,进而练习给短文写提纲。就可以这样复习:1、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概括段意的方法有哪些——①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②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2、从教材中选择两篇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段落为例扶学生进行练习。如《只有一个地球》第三段(找中心句)、《生死攸关的烛光》最后一段(内容概括)等。要让学生说一说概括段意的方法。紧接着由段意引导学生提炼出小标题——也就是浓缩的更简练的段意。3、由教师提供两个段落,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如:《雨港基隆》最后一段,《草帽计》第三段。4、最后可以借助课外阅读,完全放手推荐学生阅读一、两篇文章,例《音乐之都维也纳》《观察红蚂蚁》,这些文章段落比较少、条理清晰,字数适宜,很适合练习写提纲。学生应用这种学习方法先进行概括段意和写小标题的练习。学生会写小标题了,列提纲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例二:谈一谈读了一段(一句)话之后的感受、启发、联想一类相对开放的题目,虽然也有法可循,但较概括段意就相对要难一些。教师可以带着大家多练几篇,引导学生真正感悟到:谈想法也要立足于课文内涵。为了激发学生练的兴趣,老师也要“变法”。1、感悟方法:以《迟到》倒数第五段为例,学生读后,教师出示两位同学对“听了老师的话,我还会想些什么?”一题的回答——①“我不但没有和爸爸妈妈有礼貌的告别,还因为想逃学惹爸爸生气,真不应该。”②“爸爸怎么能这么狠心地打自己的女儿呢?” 让学生评价一下:谁回答的好,为什么?学生在评价时必然要结合这一段的有关词句,老师引导大家圈点出来,在小结时明确方法:谈感受、启发、联想也要有理有据!2、趁热打铁。出示《一个苹果》最后一段,“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战士们会想些什么?”学生练习、交流,巩固方法。3、锦上添花。出示《观潮》第五段,写一写“此时如果你站在钱塘江大堤上,你会说些什么?”比一比谁写得又恰当又生动。(读写结合,要求更进一步)4、拓展延伸。读《课外阅读》中《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读完后你想对父子俩说些什么?除了课堂上的口头交流外,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写得很满意的答案公公整整的抄在纸上(也可以同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