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视角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和演变机制研究评述.docVIP

货币政策视角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和演变机制研究评述.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货币政策视角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和演变机制研究评述

货币政策视角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和演变机制研究评述   [摘要]自2015年以来,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中国政府在各种场合都强调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然而,其发生及演变机制却不清晰,货币政策在其中的作用也不明确。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和演变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总结,对货币政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梳理,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及货币政策在其中的作用这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承上启下的研究。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1-0093-03   Abstract: Since 2015, systemic financial risk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likely to occur and its impact wider and wide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emphasized to maintain a bottom line for systemic financial risks on various occasions. However, its occurrence and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are not clear yet, and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in it is not clear either. W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the occurrence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systemic financial risks, sort out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in it, and review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looking forward to guide the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Keywords: Systemic Financial Risks; Finance Policy; Evolution Mechanism   [作者简介]魏妹金(1989-),女,汉族,福建南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金融统计。   2015年7月,系统性风险以一种猛烈的方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主权债务危机。以希腊为代表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在2015年7月因希腊与国际债权人谈判破裂而迅速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伴随着希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2015年8月18―25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股票市场同时出现大幅下挫。   即使时至今日,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并不是远在千里之外。最明显的一个例子莫过于中国的高杠杆率,中央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多次表示要“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这一任务却没那么简单,原因在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演化以及监管、预防机制都还不明晰,货币政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不明确。   一、研究现状   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学界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当代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四个方面:不完全信息理论、金融脆弱性理论、外部冲击理论、政策失误理论。   (一)不完全信息理论   Mishkin(1990)检验了美国自1857―1987年的历次金融危机,他认为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代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解释美国大部分系统性风险的成因。这一类研究主要基于金融脆弱性理论,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内生的。Whidbee,Wohar(1999)在研究中指出银行现存的薪酬制度及由此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同样存在使银行经理人为追求高回报而主动寻求风险的激励。Diamond,Dybvig(1983)提出基于储户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的银行挤兑模型,这一模型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储户对银行的流动性充足与否并不了解,一旦??户对此产生怀疑,即使银行没有出现流动性问题,也会引发挤兑,由于银行的经营特点,挤兑将迫使银行以低价格处理非流动性资产,造成资产价格加速下跌,引发公众恐慌,使其他银行面临相同的困境,最终触发系统性风险。   (二)金融脆弱性理论   另一些学者认为,金融体系有其内在的脆弱性,这才是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关键。Minsky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