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汤色差和茶叶感官品质相关性研究
茶汤色差和茶叶感官品质相关性研究
摘要:茶汤的颜色是茶叶的买点之一,不同的茶叶具有不同的茶汤,不同的消费者对茶汤的偏好也不同。本文首先简述了茶汤的形成及变化的机理,进而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了不同茶汤的消费偏好。最后,结合前述的分析,对茶汤研究与感官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茶汤色差与品种直接相关、茶汤色差反映茶叶品质及消费者偏好决定其对茶汤色差的感官认同。
关键词:茶汤 色差 感官 品质
中图分类号:TS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4-0003-02
茶叶不仅含有诸多对身体有益的元素,其品饮更是能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茶叶的色、香、味及其品是饮茶文化的关键词,其中茶汤的色泽能够给人以直观感官上的享受,而其本身也是饮茶和茶叶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茶叶分布广泛且品种多样,不同品种的茶叶的茶汤颜色各异。而同一品种的茶叶,茶汤也会因茶叶大小、制作手法、存放年限等原因而不同。茶汤的色差与其感官品质密切相关,直接影响茶叶的销售和饮用效果。
1 茶汤颜色的形成及变化
茶汤的颜色的形成主要是因所含元素本身颜色,或发生氧化、发酵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不同茶叶的茶汤会因茶叶品种、制作工艺等原因而不同。而泡好的茶叶也会因水质、时间、沏茶方法而不同。常见的绿茶茶汤中含有黄绿汤色的物质,绝大部份是茶多酚及其氧化物。组成茶多酚的有花黄素与花青素,大多能溶于热水的有色物质。花青素的种类很多,有黄色、有绿色,是绿色茶汤的重要部份。儿茶素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部分氧化,变成极易溶于热水的黄色物质,绿茶汤色的主要物质,加工过程中茶温度不够高,会使儿茶素进一步氧化,由黄变红褐色。一杯茶若放久了,颜色会加深;茶叶保存不良,冲泡出来的也会呈现深色,是因茶多酚氧化所引起的。
再如红茶,因红茶不经过高温杀青处理,茶多酚变化剧烈,尤其经过发酵以后(渥红),茶多酚大量氧化,颜色加深,变成红黄色、红褐色物质;主要有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统称为红茶色素,所以优质红茶的茶黄素与茶红素含量较多。此外,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冲泡后的茶汤呈黄红色。黑茶都是用粗老的鲜叶为原料,茶汤为棕红色。黄茶类茶汤色泽黄色,叶底黄色。白茶属于轻度发酵,茶多酚在未经氧化的条件下属无色,而稍有氧化就变成黄白色,因此白茶的汤色黄白而明亮。
从上可以看出,茶汤的颜色与茶叶的品种直接相关,同时也受茶叶加工方法的影响。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茶汤和变化规律。因此,茶汤的色差与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分析,必须建立在茶叶品种识别,茶叶加工工艺等的判断的基础上。此外,消费者的主观感受也直接影响着茶叶的感官品质。
2 茶汤色差的消费偏好
消费者对茶汤的偏好差异较大,有的人喜欢清亮的绿茶、白茶,而有的人喜欢浓郁深色的乌龙茶、黑茶等。茶汤色差与茶味相配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茶品,因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得以满足。而对于行家或茶叶经营者而言,茶汤色差则直接反映出茶叶的品质,从感官看就能判断出茶叶的原料品质、存放、制作工艺等等情况。
2.1 消费者的茶汤色泽偏好
普通消费对于茶汤的偏好,完全依据个人的直观感受。大部分消费者都能接受绿茶、花茶等颜色较为透亮,香气较为清新的品类,而如铁观音、乌龙茶等味道浓郁、颜色较暗的品种,则受大众关注的规模稍微小一些。消费者对于茶汤颜色的偏好与年龄、性别及职业等有较强关联。如某些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限,且无闲余时间进行品茶,他们更喜欢颜色和口感能够持续很久的品种,铁观音及大叶绿茶是他们比较日常消费最多的。对于只能持续一两冲,且颜色较淡的品种,并不能引起这类人群在感官上的共鸣。而对于一些白领阶层,则更加喜欢颜色清淡,气味柔和的品种,如龙井、普洱等。
随着各种饮料的诞生,喝茶,品茶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如何识别茶汤更是只有少数人有兴趣去学习。许多新生代对于茶叶并没有强烈的感官认识,如他们对于大部分的绿茶不能很好地分辨,而只关注口感是否好。
2.2 以茶汤辨别茶的优劣
对于行家而言,茶汤的色差是茶叶品质的辨别重要标准。各类茶基本上都有其标准的茶汤颜色,大多数以透亮澄清其颜色突出者为上,红茶除外。如绿茶茶汤颜色碧绿,而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乌龙茶茶汤呈橙红色,具有熟果味的芳香。如果颜色昏暗、有青草味或涩味,甚至一泡后就淡然无味,则说明茶叶品质较差或已变质。当然,茶汤的颜色也会因为器具、水质而不同,因此在对茶汤的颜色进行鉴别时,需要认真筛选并清洁茶具。茶树在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因此使用偏酸性的水进行冲泡,可使茶叶的颜色表现地更加突出。而我们常用的金属容器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在用金属器具烧水冲泡时,会使得的茶汤颜色变暗发黑。
3 茶汤色差与感官品质的关系
茶汤的色差包括不同品种之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轼和黄庭坚书法研究综述.doc
- 苏里格气田苏6157H井裸眼完井技术和应用.doc
- 苏鲁豫皖交界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oc
- 苗圃经营和管理对策研究.doc
- 苗圃经营和管理探析.doc
- 苗族传统体育上刀梯和导引术相关性研究.doc
- 苗族戮灾活动仪式文化阐释和意义.doc
- 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doc
- 苗族和侗族饮食习惯比较研究.doc
- 苗族农村地区婚姻习俗和婚姻法冲突问题化解研究.doc
-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与判定及应用.pdf
- 地图基础知识2:专题地图制作与数据来源.pdf
- 职称评定申材料撰写及技术贡献概述.pdf
- 奥迪原厂电路图S18D TV:电动车窗升降器4门带防夹保护保险丝与继电器布局.pdf
- Rexroth LED单元RD29705技术参数与应用说明.pdf
-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大庆铁人中学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上海市虹口区复兴高级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天津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sms培训班安全管理课件.pptx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82) .docx
- 天然气输配管道项目投资估算方案.docx
- 《汽车机械基础》第6章 汽车机械传动与常用零部件.ppt VIP
- 招聘供应商管理制度(3篇).docx
- 《生字组词课课贴》三年级上册(25秋).docx
- 施工人员进场安全培训试卷及答案.doc VIP
- 水利工程低碳设计方法-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DB51∕T 5012-2013 四川省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ocx VIP
-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表.doc.doc VIP
- 文物工程修缮中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实践以广州圣心大教堂总体维修保护工程为例.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