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情绪障碍学生辅导实务分享-新竹教育网.PPT

严重情绪障碍学生辅导实务分享-新竹教育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严重情绪障碍学生辅导实务分享-新竹教育网

常見問題處理──沒有時間觀念 訂定作息表 預留休閒時間、緩衝時間 情境轉換預作提示 有多少時間、做多少事 分段完成、立即回饋 使用提示輔助(計時器、書面、口頭) 養成家庭/班級固定作息 如何了解學生因情緒 而產生的行為問題 1.參予班級活動情形 2.身體活動情形 3.對緊張和壓力的反應 4.行為適應情形 5.完成課業規定的情形 6.工作興趣 7.與人相處 8.考慮團體的需求 9.對教師的規定和教導的反應 10.獨立的程度 11.學校規則與集會尊重的程度 12對一般規則與集會尊重的程度 13.誠信情形 (楊坤堂. 民89) 有效的介入 1. 藥物治療 2. 心理治療 3. 特殊教育 4. 親職教育 5. 藝術治療 6. 自我教導訓練 7. 溝通技巧訓練 8. 情緒管理訓練 9. 閱讀輔導 10.社交技巧訓練 11. 認知輔導 12.問題解決技巧 13. 行為治療 14. 物理環境安排 同理、接納學生的需求 建立良好師生關係 營造同儕接納的環境 安排小義工協助 調整課程與教學 參與個案輔導會議 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的擬定與執行 與資源班教師合作 與情緒障礙學生家長合作 尋求相關資源協助 * 普通班教師應具備的輔導知能 和精神科醫生及臨床心理師合作 認識ADHD的常用藥物 同理家長的焦慮並澄清疑慮 先求「有」(短期)再求「好」(長期穩定) 將孩子用藥的好表現定期回饋給家長 協助孩子用藥動機從外在增強轉向自我增強 評估孩子適合在家或在校用藥 * 提醒個案持續穩定服用藥物 * ADHD在台灣的常用藥物 藥名 照片 服用時機 效果 利他能(Ritalin) 每4-6 小時服用 能強化腦部抑制功能,降低衝動性,改善課堂表現,副作用有食慾不振、失眠等症狀 專思達(Concerta) 12小時服用 降低衝動性,提升反應。只需在上學前服用,家長可以監督 思銳(Strattera) 利他能無法改善症狀時 改善注意力、衝動、過動,微弱的抗憂鬱效果 * 藥名 服用時機 效果 癲通 (Tegretol) 衝動強烈且靠利他能效果不足時 安定情緒,抑制衝動 理思必妥(Risperdal) 衝動性極為強烈,並預測有危險發生時 立即降低衝動,但換產生全身無力、嗜睡的副作用 匹莫林(Betanamin) 需要全面治療症狀時 藥效比利他能更持續,但有嚴重副作用,需做肝功能檢查 其他常見的ADHD藥物 * ADHD藥物之迷思與正思 迷思 正思 (1)ADHD兒童到青春期應停止用藥? 研究清楚指出診斷為ADHD者,青春期時繼續用藥是有益的 (2)ADHD兒童對藥物會有耐藥性? 藥的劑量偶爾需要調整,沒有證據顯示兒童會產生耐藥性 (3)ADHD藥物會導致藥癮? 沒有證據指出ADHD藥物會增加藥癮 (4)ADHD藥物妨礙成長? ADHD藥物可能在用藥初期會造成輕微發育較慢,但長期效果極細微 (5)兒童期服藥會造成更依賴藥物? 沒有證據顯示會依賴藥物,且無證據會有藥癮 可以提供的幫助 --藥物或食物控制 專科醫師會視實際需要給予處方。 食物營養要均衡,並避免高熱量食物及碳酸性飲料。 可以提供的幫助 --從心理層面發掘及調整 著重親子關係的調整與早期經驗的發掘。實施遊戲治療、音樂治療、沐浴治療、藝術治療,使其心情安定,情緒穩定。 可以提供的幫助 --教育原理的運用 運用行為改變技術。 集中注意力訓練。 導正過度依賴:依賴是怕做錯的心理,將事情分解說明或用分組作業增加信心。 改善消極被動:豐富教材、多用媒體、家長等技巧。 增加自我控制力:學習放鬆、學習分解事件,逐步完成練習對自己的行為作自我反省與評鑑。 可以提供的幫助 --改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刺激,教室空間不宜過大,教材內容要增加與日常生活密切連結。 善用教學媒體:利用教學媒體作為學習工具,從而使教學情境活潑,增加學習動機。 教室裡用的小建議I (l)預防不適宜的行為發生,透過班級規範、示範、 練習、執行、指示、監控、處置等。 (2)增加適宜行為,利用自我管理訓練、社會性增 強、示範、簽約、各種增強等方法。 (3)減少不適宜行為,利用行為改變技術中的區分性 增強、撤除增強、口頭申誡、口頭指示隔離 、 過度矯正、身體限制、改變環境與刺激、自我管 理訓練等措施。 (4)建立新適應行為,可用示範與直接教導的方式來 進行。 教室裡用的小建議II 當你要叫孩子做什麼事的時候,要確認他有沒有注意在聽、注意看? 把燈關掉起引他注意 重複給學生指導語 把複雜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