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药剂防治玉米南方锈病效果的研究
不同药剂防治玉米南方锈病效果的研究
摘要 不同药剂防治玉米南方锈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0%杨彩悬乳剂、32.5%阿米妙收悬浮剂、30%爱苗乳油、25%阿米西达悬浮剂对防治玉米南方锈病效果都很好,达到76.12%~90.96%,其中优选的是20%杨彩悬乳剂和25%阿米西达悬浮剂,其次是32.5%阿米妙收悬浮剂和30%爱苗乳油,从而能切实解决困扰浙西衢州夏秋玉米的南方锈病这个灾难性病害问题。
关键词 不同药剂;玉米南方绣病;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9;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34-02
随着杂交玉米的推广和玉米种植制度的变化,玉米南方锈病在衢州市夏秋玉米发病相当严重,已经是夏秋玉米生产量的灾难性病害,可导致玉米减产25%~95%。为探索有效解决夏秋玉米生产问题,笔者开展了以不同药剂防治南方玉米锈病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浙江省开化县张湾乡油川村,地理位置北纬29°7′16″,东经118°12′13″。前茬是油菜,山坡耕地,砂壤土,有机质2.1%,pH值6.4。种植密度7株/m2。
1.2 试验材料
20%杨彩悬乳剂、32.5%阿米妙收悬浮剂、30%爱苗乳油、25%阿米西达悬浮剂,均为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产品;75%拿敌稳水分散粒剂,德国拜耳作物公司产品。试验作物为杂交玉米,品种为郑单958,防治对象为玉米南方锈病。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20%杨彩悬乳剂750 mL/hm2(A)、1 000 mL/hm2(B);32.5%阿米妙收悬浮剂500 mL/hm2(C);30%爱苗乳油500 mL/hm2(D);25%阿米西达悬浮剂600 mL/hm2(E);75%拿敌稳水分散粒剂300 g/hm2(F);空白对照(CK)。小区面积17.5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1-3]。
1.4 施药方法
用背负式电动喷雾机施药,扇型喷头对叶面和茎秆喷雾。施药时要戴防护手套和相关防护设施。施药时间为:初见病斑时首次用药(2012年8月24日施药,用水量为675 L/hm2);间隔3~4周第2次用药,但不晚于灌浆初期(2012年9月17日施药,用水量900 L/hm2)。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时间:每次药前、最后药后7、14 d;收获测产。调查药害在药后1、3、7、10 d观察[4-6],药效调查具体时间是8月24日、9月17日、9月25日、10月1日、10月8日、10月22日。每小区调查10株,目测记录叶片锈病发生严重度(病害发生叶面积占整株叶面积百分比)。9月25日、10月1日、10月8日、10月22日调查绿叶面积覆盖度(%)。2012年10月27日测产实收5 m2,测干玉米重量(kg)。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经药后1、3、7、10 d观察,各药剂处理区未见药害症状,说明试验药剂剂量安全。
2.2 防效
2.2.1 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效。玉米叶片锈病发生严重度见表1。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处理E、处理F在1次药后24 d、2次药前调查,防效分别为96.79%、99.27%、98.57%、93.56%、98.35%、66.35%;2次药后8 d调查,防效分别为90.24%、95.76%、91.80%、89.11%、92.48%、45.54%;2次药后14 d调查,防效分别为86.11%、92.72%、89.16%、83.28%、88.50%、42.16%;2次药后21 d调查,防效分别为78.97%、90.96%、85.88%、76.12%、83.58%、21.70%(表2)。
2.2.2 对玉米的保绿效应。CK、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处理E、处理F在2次药后14 d(10月1日)调查,绿叶面积覆盖度分别为53%、88%、92%、83%、85%、90%、62%;2次药后21 d(10月8日)调查,绿叶面积覆盖度分别为43%、83%、90%、75%、83%、85%、53%;2次药后34 d(10月22日)调查,绿叶面积覆盖度分别为1.0%、60.0%、70.0%、55.0%、56.7%、68.3%、13.3%(表3)。
2.2.3 增产效应。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处理E、处理F与CK相比,玉米实测干粒重分别增产100.00%、118.75%、106.25%、106.25%、125.00%、68.75%(表3)。虽然南方锈病对夏秋玉米为害极大,但供试药剂保绿、保产效果非常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