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动态适应性软件的体系结构模型理论的研究
一种动态适应性软件的体系结构模型理论的研究
摘 要:软件系统的演化需要具有灵活性、适应性的软件体系结构的支持。提出一种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固有的动态性的软件体系结构理论模型――动态树型软件体系结构模型(DTSAM)。在DTSAM定义的软件体系结构组织结构下,软件系统的演化抽象成为一棵动态树的渐增和渐减。其中,所设计的渐增和渐减算法分别定义了动态树的增减过程;所设计的生长函数中适应性因子的调节,使得软件体系结构在组织结构层次上具有整体适应性和局部适应性。最后应用模型对例子系统仿真,其过程产生的结果也证实了这种适应性。??
关键词:软件体系结构;模型;适应性;动态性 ??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3695(2008)07-2053-04
??
Theory research of dynamic adaptive software architecture model
??
MAO Fei??qiao,QI De??yu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mputer System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Software evolution needs the supports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with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This paper proposed a dynamic tree software architecture model (DTSAM) with inherent dynamic character.Abstracted software system evolution as a dynamic tree growing and reducing gradually under the definition of DTSAM, in which the growing algorithm and the redu?勃?cing?? algorithm separately defined the growing process and the reducing process of the dynamic tree, and the adjustment of the ??adaptable?? variable in the growing function made software architecture owning total adaptability and partial adaptability on the architectural level. Finally, the result produces during the application case with DTSAM proves that adaptability.??
Key words:software architecture; model; adaptability; dynamic?お?
0 引言??
对软件体系结构组织结构本身的研究[1~6]长久以来一直停留在非正式或半正式形式下,缺乏高层次的理论抽象,使得对具体一种软件体系结构的理解难以把握,容易产生模糊理解,甚至不正确理解,从而产生了导致各种软件系统不可靠性的因素;同时也使得对具体一种软件体系结构功能特性和非功能特性的分析和评估难以进行,很难上升到定量的高度[7~9]。因此,另外一些研究者就不得不寻求用形式化的方法[10~17]在一定程度上形式化各种类型的软件体系结构,期望能够使得对这此软件体系结构的理解变得精确一些,导致软件系统不可靠性的因素尽量少一些,对软件体系结构性能的分析和评估也能尽可能地向定量的高度靠近。这种非正式性或半正式性主要表现在对体系结构的研究和描述主要依赖于使用自然语言和框线图来刻画体系结构所包含的软件构件类型、构件间的组织结构和约束规定等元素。另外,对软件体系结构组织结构本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静态的软件体系结构,欠缺对动态性的支持。软件体系结构这种结构上的刻板特点,也使其“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其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软件系统一旦开发完成,其演化也很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也有一些相关研究工作。如文献[18]用抽象代数理论建立了一个描述软件体系结构的数学模型,使得对软件体系结构的描述研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但也只是限于用数学方法对软件体系结构的描述更正式、更精确,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软件体系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宣教.pptx VIP
- 天-猫-保-健-食-品-行-业-标-准复习进程.docx VIP
- 2025高考数学核心二级结论速记指南.pdf VIP
- 整理收纳讲座-整理收纳术.pptx VIP
- 中山建设工程造价指数指标2017-中山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政务网.PDF
- 提升幸福感的整理收纳术 日常生活劳动通用八年级全册整理与收纳.pptx VIP
-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测试题.pdf VIP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学习单元2-2驱动及冷却系统维护与保养.pptx VIP
- TCECS-铁路工程采空区防治技术规程.pdf VIP
- 齐齐哈尔市教管育理学会“十二五”课题申报评审书.doc VIP
文档评论(0)